见证出彩太康 中央驻豫网媒走进“好人之城”
太康县刘庄村容村貌 人民网霍亚平摄
三月,鲜花盛开。走进太康县杨庙乡后店村,一幅新时代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这里“庭前栽花,院后种菜,院中有花,林中有院”,
“天更蓝、水更清、村更美”的美好生活正在悄然实现。连日来,多家中央驻豫媒体记者走进太康,近距离感受当地“乡村振兴、红色水东、太康好人、‘五养模式’和产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好现象。
在城郊乡王东月敬老院、杨庙后店居村联养点和高贤汪庄医养院等,媒体记者与老人唠家常,用手中的笔和照相摄像机,全面展现和反映太康创新“五养模式”破解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难”,让特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杨庙乡后店村的“乡村振兴”十分惊艳。村里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鳞次栉比的小楼和墙壁上统一粉刷的孝老爱亲传统漫画,让记者们赞叹不已。随着相机咔嚓的快门声,瞬间定格了眼前这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
“辕门外那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在后店村文化活动广场,老人和孩子们跳着欢快的舞蹈,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这里还是一个村民倾倒垃圾的垃圾坑。”杨庙乡党委副书记刘磊说,2019年,杨庙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清垃圾、造水系、增绿植,这个几亩大的垃圾坑变成了生态公园。开园后,优美环境引来周边居民前来公园休闲娱乐。
3月20日,天空下起了小雨,但高贤乡聚台岗水东地委革命旧址复原工程施工现场,车辆来回穿梭,一片热火朝天。“日夜不能停,人员几班倒,确保7月份开门纳客。”高贤乡党委书记郑宏对冒雨采访的记者说。
了解施工进程,聆听水东地委革命故事,记者们仔细听认真记,不停地向县乡村相关人员提问,追寻历史的遗迹,感受红色文化。
“我父亲当时是一名船工,主要负责给地委运输粮食和士兵。”今年70多岁的赵隆茂用手指着施工现场处茅草屋说。
“项目建成后,以水东地委机关旧址复原为亮点,聚合高贤寿圣寺塔、家印学校、恒大扶贫基地等文旅资源,这里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党性培训基地、廉政教育基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培训基地、文旅产业发展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展望未来,高贤乡党委书记郑宏说。(张毅力、霍亚平)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他们一天跑两趟 两天跑一个“半马” 47户独居老人无一成为孤岛
疫情之下的你变了吗? 是消费降级还是极简生活? 宅家数月,社交达人还是回归自我?
英国科学家新研究指出:边界终于找到了 研究发现银河系宽约一百九十万光年
排行
- 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025
- 地方财政满足“三保”没问题 财政收支的矛盾将得到缓解
- 农民增收,防疫复产两手抓 让农民群众在全面小康之年腰包更鼓
- 车内消毒、分散就座、送餐到手……交通部门优化途中服务——...
-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将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长期向好...
- 重点种子企业复工率达92% 同时动员31个省份分别建立农资保供...
- 我国外贸进出口涌现新亮点 对东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
-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 我国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 跨界生产口罩...
- 这次疫情防控战突显了精确诊断的重要性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引...
- 中国经济战“疫”录:供应链“能力聚合”与“数字化”转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