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技术和资金都去哪了?2020-2022各省市技术合同签订与成交额盘点


【资料图】

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与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活力息息相关,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及其签订数量反映了当地市场对技术服务的需求程度。2020年至2022年各省市的技术合同签订数量与技术合同成交额的变化情况说明,技术和资金加速流向产业经济发展稳定、民营经济发达、高校资源富集之地。

截至2022年,我国有18个省市区年度签订技术合同在10000件以上,北京以9.5万件位居第一,江苏与湖北分列第二、第三位,差额均在1万件左右。传统的产业大省中,只有重庆的年度技术合同不足7000件,但重庆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呈逐年增长态势。

2022年,只有15个省市区的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在1000亿元以上,福建、甘肃和江西三省虽然每年技术合同签订数量过万,但成交额偏低,存在大量小、微金额的技术交易,含金量相对较低,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表现尚可,规下工业企业表现活跃的福建出现此类情况让人费解。事实上,绝大部分省市区的技术合同数量和技术合同成交金额都有较大差额,相比之下,北京、山东、广东、上海、安徽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比值更高。

有8个省市区的年度技术合同签订数量在5000件以下,内蒙古和山西两大能源大省排名靠后,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凸显。同为能源大省的陕西则位于技术合同数量与成交金额的第一梯队,其省内城市在制造业上的发力效果显著。

3年间,各省市区的技术合同数量与成交额大多呈稳定增长态势,少数省市区的技术合同数量与成交额三年间翻了一番,在科技成果转化、激发技术要素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卓有成效。

部分省市区存在技术合同数量下降但成交金额增长的情况。有多达10个省市区在2022年出现了技术合同签订数量下降,但仅有广西和吉林同期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下滑。广西经历了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暴增十倍,然后迅速下跌至只剩1/5的大起大落,这和其吸引了大型投资项目有关。吉林是唯一一个数量与成交额逐年下降的省,成交金额更是已经下跌至三年前的1/9,当地的创新生态堪忧。

目前来看,各地所构建的技术转移体系并不完全稳定,民营经济发达或高校院所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在推动需求导向的成果转化方面更有前瞻性与执行力,相关扶持政策更为密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真正将技术的应用场建在了生产线上。这也造成了相关技术和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这些区域的良性循环。

市场对技术服务的旺盛需求,是所在区域科技创新生态的前提,技术合同签订数量和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持续突破,才能带来资金、人才和产业的有效协同,从3年间的技术流向来看,科创领域的马太效应逐渐增强,利弊各半。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