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城镇化热潮下的冷思考:不应过分看重“首位度”,应告别“资产型”城市增长模式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过去4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率提高了超过40个百分点,城市竞争也成为中国经济崛起、创造增长奇迹的重要动力之一。不过,随着城镇化逐渐进入深水区,告别粗放开发、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也成为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资料图】

“一些大城市经过几十年不停地大开发,不停地追求高速度,没有控制或者控制不了的增加对水、土、空气的污染,对不断变化的历史机遇期的理解被固化,这些现在要进行一个全面的大转型。”5月20日,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3年会暨青年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对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表示。

他认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应过度追求高首位度,要求省会城市一定“大强美富通”,反而引起地方政府的焦虑。大城市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优势和效率。

“首位度”没那么重要

近年来,“瘦身健体”成为中国大城市发展最主要的方向和挑战之一。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积极破解“大城市病”,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具体地提出了“瘦身健体”的内涵,即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防止城市“摊大饼”。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解释,瘦身健体就是要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因此,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变单中心、“摊大饼”为多中心、组团式。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城市群越多越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是中国国家竞争力最主要的表现,所以这三个大城市群要搞好,也有条件搞好。但其他地方的产业城市集聚区现在都搞城市群,有的几个城市之间隔了好几百公里,最后产业链条没有发展和完善起来,创新平台也没有聚合起来。”陆大道强调,大城市搞城市群要以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为目的,因此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自己的优势产业以及可以完善、对外合作的产业,才能形成优势和效率。

现实中,许多城市仍然有“规模焦虑”,特别是在同省份、同级别的城市的竞争中尤为突出。在陆大道看来,很多地区争相提出搞城市群、做国家中心城市的口号,或者要求省会城市一定要有非常高的首位度等等,其实并不是很重要。一些地方政府为此着急、焦虑,往往就会通过合并地级市的方式去做大做强,实际上行政成本很高。

深圳市原副市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认为,核心大城市应在城市群中发挥创新引领的作用。当前,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创新型专利持续快速增长,以VC投资量和PCT专利来衡量全球十大创新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均位列其中;以独角兽企业数量来衡量,则是北京、上海、杭州榜上有名。随着这些核心大城市从短周期技术开始走向长周期的创新,会出现明显的知识广泛溢出的过程,因此要降低城市间的行政分割,加快推进大城市搞创新、周边城市做规模化制造的分工体系,减少知识溢出中的轮候效应,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内卷、过度竞争引起创新动力的失效。

城市资产运营将成为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更要重视城市经营思路的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典指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模式最大的特点除了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之外,还有土地、财政、金融三位一体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能力和积蓄社会资源的能力,推动了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基础设施高速发展,但同时也积累了很大的风险。由于城镇化已经进入深水区,一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地方的市域财政收入、城市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都日益受到了金融系统理念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转折,地方政府收入下降,其财政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他认为,改变土地、财政、金融的三位一体模式,推动财税等体制的变革非常重要,如推动消费、增值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改革,合理测定中央地方税收比例,合理划定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的匹配,严格执行《预算法》等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吴晨也表示,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形势下,以土地融资为基本原则和核心的土地财政带动模式已经基本结束了。城市经济的增长模式已经从一种“资本型”逐渐向“运营型”转变,未来城市资产的运营和管理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他提出,要以市场化思维解决运营化的需求,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待资源,挖掘城市自身的禀赋优势,将资源、人员优化要素形成合力,共同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业态,最大限度将资源集中到城市品牌上,在经济接力赛比拼中形成竞争优势;全面梳理可用于持续运营的资源要素,加强整合存量资源、土地资源、规划资源、市场资源、文化资源等等,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也呼吁,要让市场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更多数字化平台,让中小企业、促进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参与到宜居、韧性和智慧的城市建设中。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