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全球即时:全球通胀,中国通缩?如何看待?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处于通货膨胀,尤其是美国、日本与欧洲等美国阵营的国家。但是最近有人说,中国面临通缩的问题,也就是通货紧缩。这个说法不只是外界的人这样说,就连国内也出现这样的说法。


(相关资料图)

由于在经济学上,通缩比通胀更麻烦,对经济的危害更大。因此,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经济可能会进入通缩。

我们今天的重点就放在,中国是不是真的进入了通缩?会不会进入通缩?以及,同美国与西方国家所面临的通货膨胀相比较。

所谓的通货是指货币。举个例子,我们会说,美元是世界通货,指的是美元在世界货币的地位。所以,我们用通俗又简单的说法,通货膨胀是货币过多,因而造成物价上涨。

相对地,通货紧缩是货币过少,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少,无法满足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不足以满足市场交易的需求,因而导致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下跌。

再简单一点的形容,当货币少了,东西没人买,服务没人要,价格自然下跌。如果是长期的现象,那就是通货紧缩。为什么说通缩比通胀更糟糕呢?举个例子,东西已经降价了,但还是没人买,你说惨不惨?

大家可能听过1948年,在中国金圆券的问题,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滥发金圆券,导致货币过多,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民生必需品一天一个价,这是指通货膨胀。

中国三月份的CPI数据,同比上涨0.7%,环比下降0.3%,PPI同比下降2.5%,环比则是持平。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这个数据一出来,加上前几个月的CPI与PPI也有下降的趋势,很多人就说,中国是不是要进入通缩了?

除了从PPI与CPI这两个数据来看,还有另外一组数据,让许多人觉得,中国是不是进入了通缩?或是正要进入通缩?

2022年,中国GDP增长3%,但是,广义货币供应M2,同比增长11.8%,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降低了。今年以来的M2,每个月的增速基本上是在12%以上。但今年中国中国第一季度的GDP增长是4.5%,增长率是提高了,但还是不甚理想,对经济的刺激效应不是很高。

而且,由于M2货币供应高,在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却没有刺激通货膨胀,反而是CPI的增幅只有0.7%,PPI还下降了,这似乎又证实了一些人的说法。

但是,我们有几点看法。

第一,现在说中国进入通缩为时尚早。举一个例子, PPI下降2.5%,降幅比上个月扩大1.1%,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全球能源价格上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价格都上涨,钢材价格也上涨了。

去年三月正是全球通货膨胀高涨的时候,也是因为俄乌战争开打,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去年同时期由于基期比较高,而现在全球能源价格下跌,这就造成PPI下降的幅度扩大。这种情形可能还会持续一阵子,因为去年四、五、六月的通货膨胀还是很高,物价的基期还是很高。

中国是不是通缩,需要有更多的数据,更长久的时间才能定论。

除此之外,今年全球经济进入紧张时期,经济增长面临压力,全球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也有所回落。例如,美国三月份CPI同比上涨5%,尤其是,当全球经济下滑,甚至于进入经济衰退,通缩的压力会加大。

第二,真正说起来,这不是通缩,因为流动性还是充足,市面上还是有钱。

就从刚刚M2货币供应量来说,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2月的M2余额高达2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所以,流动性非常充足,货币还是处于宽松的状态。

第三,换一个角度想, 三月份CPI同比上涨0.7%,然后第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3%,这不是很好吗?物价处于低档,保持稳定,连长期处于通缩的日本,三月份的CPI是同比上涨3.1%, 欧元区三月份的CPI同比上涨6.9%。

这样的数据比较起来,中国CPI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物价稳定,这不是很好吗?百姓不需要受到通货膨胀之苦。

其实,这三年来,中国的CPI数据的确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仍然有人批评。2021年7月,中国的CPI数据同比上涨1.0%,PPI上涨9.0%。

这个数据好不好?在这个时期,中国的CPI数据比欧美好很多,但是,还是有人批评,PPI上涨9%,但CPI才上涨了1%,这表示工业生产的出厂价格增加许多,但是由于经济不好,所以CPI只上涨了1%。

那时候我们说,美国与欧洲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但中国的通货膨胀相对稳定,因为中国政府有一些措施,例如,中国没有跟着美国与欧洲一起搞大放水,反而是采取整顿金融业,整顿房地产行业的措施。

但还是有人批评,说我们只挑选好的地方来讲,当时这些批评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压力很大,以至于商家不敢涨价。

这个说法也没错,但不是全貌。

我们当时认为,中国的出厂价格指数PPI是 9%,看起来很高,但其中一部分比例是出口到美国与欧洲,把物价的压力转给欧洲与美国,推升他们的通膨,以至于PPI虽然是9%,但实际上国内的压力没有那么大。

这个说法是有证据的,别忘了2021年3月5日我们的内容,《中美通膨大战 这是中美博弈的 新战场》,当时我们讲的就是欧美通货膨胀的问题。我们也在三月的时候提出了一个看法,中国需要让稀土元素的出口价格上涨,而且是只要澳大利亚的铁矿砂出口价格上涨,稀土元素价格就要调涨。

接着我们又看到在四、五月份的时候,中国针对一些钢铁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增加出口关税。这就是我们当时说的,让出口价格适时地反应成本。再加上美国、欧洲与日本大放水,搞量化宽松,双重效益之下,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中国的通货膨胀比美国与欧洲低。

到了2022年,由于俄乌战争,再度刺激全球能源价格上涨。然而,中国有来自俄罗斯较为便宜的石油与天然气,还是有能力维持比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些是我们当时的说法。

结果是,当PPI的指数高的时候,有人批评,PPI的指数降下来的时候,还是有人批评。难道这其中不能有一个通盘的考量,能够在利与弊之中,找出一个比较能够反映真实的说法?难道不能有一个中心的思考,不会因为事件的发展而摆来摆去,飘来飘去吗?

其实,如果不是2022年疫情的缘故,中国的经济增长会超过3%。当疫情结束了,例如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会回补过来。

回到流动性充足,但是经济增长效率不高的议题,要如何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呢?

毕竟,2020年与2021年这两年,中国并没有跟随美国与欧洲等国家搞大放水,因而保留了在未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但是,如果对刺激经济增长的效率不高的话,那就会事倍功半。

这方面我们提出几个简单的看法。

第一,这是货币供应量充足,但是货币的周转数不高的问题。

比如说钱流入了市场,企业得到贷款,然后企业向其他的商家购买产品、原料或零部件,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企业获得收入之后,发放给员工薪资,员工再拿出薪水消费,或是缴付房屋贷款。那些商家也拿到了钱,也发放薪资给自家的员工。

这样的循环越多越好,钱的周转次数越高越好,这会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货币的流通次数越高,周转次数越高,经济活动也会增强,经济增长率自然会提高,所有在货币流通次数中的商家与个人都会获利。

第二,如果货币周转次数不高,那就会降低乘数效应,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慢下来。

问题就是,为什么货币周转次数不高?央行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为什么货币流通次数不够?为什么不能够十足的刺激经济活动?

例如,银行的钱向企业贷款出去,企业拿到贷款之后,钱流向何处?

其中一部分的钱如果流向薪资,那就是走向了消费。

如果一部分的钱,是购买其他商家的服务、设备,或是零件,那么钱就流向了企业之间。这时候,拿到钱的商家也付给自己的员工薪水,钱又流向了消费。

但是,有一些情形会让资金的流通减少。

第一种情形是,企业拿到钱,拿到贷款之后,并没有100%的花出去,没有向其他的商家购买商品或服务,也没有流向员工的薪水,而是有一些比例留在自己手上。那么这一部分的金钱就没有发挥流通效应。

第二种情形,一些贷款流向了房地产行业,但是盖的房子卖不出去,或是卖得很慢,资金无法百分百地回收。这时候的资金流通,就好像遇到了一个黑洞,资金流通陷了进去,出不来。

第三种情形,员工拿到薪水之后,大部分都缴交房屋贷款,只留下一部分省吃俭用,应付生活所需。那么消费活动就减少了。

这三种情形解释了一部分,资金流通效应低的因素。重点是,如何针对这些资金流通的坑坑巴巴,拿出一个比较好的对策,把这些坑坑巴巴给填起来。如果不能够填起来,也让资金流动的黑洞变小一点,这样就可以提高资金流通的效应,增加周转次数。

至于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资金的流通效应,我们以后再谈。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