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递!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大棒”,周小川、易纲等共议最优政策解
碳中和进程比想象中来的慢了一些,诸多困难和挑战亟待破局。如何找到最优政策组合推进碳中和进程?绿色金融如何支持转型经济活动?碳中和过程中,金融机构应该扮演这样的角色?接下来有可能出台哪些政策框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29日,在博鳌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的讨论环节中,多位重量级嘉宾就上述议题发表了观点。
找到最优政策解
如何找到最优的政策组合来推进碳中和进程,在政策层面有诸多讨论。比如,是否要用碳价格、碳税的机制作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激励和约束机制等等。
对于如何找到最优政策组合实现“双碳”目标,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关键在于多个政策目标优化协调。
在减排方面,一些国家倾向于使用价格型工具,比如税收、补贴、免费配额的发放等都是价格型工具;也有一些国家更多的采用非价格的政策措施,比如靠企业的觉悟、纯粹靠计划、靠指导投资等。
关于推动碳中和的各种政策工具,包括碳市场和碳税等价格型工具,以及行业发展政策或激励机制等非价格型工具的作用,周小川表示,这些政策工具在推动减排方面都有一定作用,本身不一定有优劣之分。但在现实中,政府往往同时有多个政策目标,有些目标之间有时还存在相互冲突,就需要在多个政策工具中寻找最优并做好个目标之间的平衡。因此,价格型和非价格型工具不能完全分开来看,有些情况下价格型工具更有效,但非价格型工具也能通过优化设计实现近似价格效果。
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看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加大棒”。其中,高碳价或碳税即“大棒”,适中的碳价是“小棒”或“中棒”,人民银行支持工具则是激励机制中的“胡萝卜”。
“我们以低息向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接受低成本资金的金融机构须支持碳减排项目,同时承担向社会披露相应信息的义务。碳排放具有强外部性,除碳价和碳税外,更重要的是披露问题。”易纲表示,“胡萝卜”支持工具重点在于要求商业银行对碳足迹、发放碳减排贷款的利率及相应碳减排效应等信息按季披露,接受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核查和社会监督,同时引导全社会提高对碳达峰、碳中和紧迫性的认识。
人民银行于2021年11月推出两类碳减排支持工具,一类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项目,另一类支持煤炭的清洁利用,截至去年底已执行一个完整年。截至2022年末,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提供资金3000多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近6000亿元。
易纲称,低息再贷款需要收回,金融机构自担风险,这样的“胡萝卜”激励机制是适中的、合适的。
据介绍,除最初的21家全国性中资银行适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外,7家外资银行和数十家地方法人银行也陆续加入。从效果来看,2022年支持工具已带动碳减排量约一亿吨。此外,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要不断拿出政策“组合拳”,加大绿色低碳政策供给。健全双碳标准计量体系,以制度革新创造更大发展机遇,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国家发改委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的资源禀赋,统筹把握好“破”与“立”的节奏和力度,持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为实现“双碳”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丰富转型金融工具
金融支持碳减排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左右,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5万亿元。
“过去几年,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绿色债券市场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介绍,但到目前为止,绿色金融基本上支持的是所谓“纯绿”或接近“纯绿”的经济活动,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尚未得到足够支持。因此,建立转型金融政策框架非常重要。
转型金融是指在经济体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型的进程中,为其提供融资以帮助其转型的金融活动。2022年11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批准《G20转型金融框架》,首次就发展转型金融形成国际共识。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认为,发展转型金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化、城镇化仍在推进,既要发展绿色产业,更要推进高碳行业低碳转型,转型金融可以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宣昌能指出,发展转型金融首先要明确概念、制定标准、完善配套措施。转型金融是一种新生事物,要积极参与研究相关概念和标准。人民银行对转型金融进行了初步界定,其所支持的经济活动或者企业有四个特征:第一,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的贡献,对生态保护等环境目标无重大损害;第二,符合双碳目标和巴黎协定的减碳目标;第三,能效水平要达到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第四,对转型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要有预判要有预案。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表明,制定明确的转型金融标准意义十分重大。”宣昌能强调,人民银行牵头开展的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坚持先立后破,首批覆盖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四个领域,主要考虑到这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下一步将积极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尽快出台和落地实施。
“要丰富完善转型金融工具,目前已经推出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未来要继续创新股权类融资工具、证券化产品、保险和担保等风险管理工具。”宣昌能说。
马骏也指出,碳中和进程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多数高碳企业有意愿,但还不知道如何向低碳转型,包括确定合适的减碳技术、科学设定碳减排目标、进行碳核算和披露、使用转型金融工具等。
马骏建议,未来人民银行可以考虑借鉴“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经验,设立“转型金融支持工具”,为符合要求的转型活动提供低成本的融资。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量力而行!去年赤字1398亿,香港财政状况堪忧,明日大屿需三思
- 深圳前2月工业投资增长39.9% 消费市场回升明显
- 全球速递!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大棒”,周小川、易纲等共议最...
- 更好发挥计量技术对产业的支撑作用,电动汽车分委员会在深圳成立
- 货拉拉,香港状元干出一个超级IPO
- 全球热讯:人均薪酬少了近23万,券商降薪潮真的来了
- 天天日报丨90后高管当道,谁能PK抖音韩尚佑?
- 一文看透中国AIGC产业全景:三大类玩家,四种商业模式,万亿...
- 还得是煤老板:不满自家股价低估,溢价50%回购,退市!
- 天天快消息!济源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 金管局:港家庭负债占GDP比率升至95.5%
- 经济学家担忧香港大规模基建计划,称将耗尽香港财政
- 多重因素激活医药板块新机遇 东方创新医疗基金将发行-热门看点
- 加元兑人民币汇率今日价格2023年3月30日-当前热闻
- 当前时讯:新加坡元兑人民币汇率多少 3月30日新加坡元今日汇...
- 人民币兑泰铢实时汇率查询3月30日 1万泰铢需要多少人民币?-...
- 谁在取代老干妈?_环球快资讯
- 人民币汇率有什么因素影响?
- 渭南经典小吃有哪些?渭南经典小吃介绍?
- 天天信息:湘、黔多地国企数亿元债务爆雷警示录:冰雪旅游投资...
- 世界今日报丨青莲百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首轮融资,德联资本...
- 当前信息:文明驾驶是什么意思?文明驾驶考试考哪些内容?
- 天天热推荐:温江国色天香有哪些好玩的?温江国色天香好玩的...
- 澳元兑人民币实时汇率 3月30日午后澳元走势如何?_世界百事通
- 文明礼仪格言有哪些?文明礼仪格言大全?_世界今热点
- 汶川县地理位置在哪里?汶川县资料介绍?|世界热文
- 全球快看:文章的段落分为哪三种?文章的段落介绍?
- 温州鞋子最便宜的批发市场有哪些?温州鞋子最便宜的批发市场...
- 问道神宠有哪些?问道神宠资料介绍?
- 文明是什么意思?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指什么?
- 文件粉碎的软件有哪些?文件粉碎的软件介绍?
- 读懂2023年全面复苏的逻辑,家庭资产配置要做哪些准备?
- 财政部:前2月国有企业效益企稳回升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9%...
- 世界速读:支付宝数据:2023年首季出境消费力回暖 人均消费额增1倍
- 财政部:前2月国有企业效益企稳回升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9%
- 毕马威中国:地方城投公司应向“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城市综合运...
- 95后男生干保洁:一单上万元,专治囤积癖
- 资本正悄然离去,便利店悲喜几何?
- 当西双版纳成为「平替」后
- 环球热讯:数字孪生软件企业「中测智绘」完成A轮融资,阿里巴...
- 天天微速讯:宁德时代「离群」
- 中电联:预测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约9.15万亿千瓦时 全...
- 全球热消息:财政部: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6505.6亿元 同比增长9.9%
- 秀屿区:财政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要闻
- 天天快资讯丨财政部: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9%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旗舰报告 2023年亚洲经济体整体复苏步伐加快
- 深圳市格致中学刮起最炫读书风 花园晨读成最美校园风景
- 环球速读:周鸿祎用一个Demo占住了中国第一个AI搜索引擎的位置
- 环球新动态:“五一”旅游成本有点高 往返机票贵过报团回家
- 实时焦点:比亚迪去年大赚166亿元创历史新高!王传福:年底成...
- 44家A股董事长为“90后”!“二代”密集接班,其中8人“95后”
- 恒大难出ICU 全球播报
- 聚焦快递驿站市场「易邮驿站」完成B轮融资
- 全球聚焦:让京剧成为校园“流行乐”!东湖中学里的京剧名家...
- 700场演出市场的复苏,从黄牛的朋友圈开始
- 每日热讯!中日饮料暗战30年
- 有人存款超100万,生活却很朴素,2023年来了,生活真的会变好吗
- 赵辰昕:世界经济面临挑战,三个主要矛盾需注意
- 今日关注:鄂尔多斯人均GDP破25万,达全国水平的3倍,远超北京上海
- 每日资讯:海南打造“两个总部基地”,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 天天微头条丨稳预期、增信心、聚创新,“北转型”加快提升外...
- 爱澳加新获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君盈资本
- 环球视点!宁吉喆:消费和房地产都有转好和修复的迹象
- 全球资讯:中电联预测: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6%左右,供需...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海金融法院发起这项机制!
- 刚刚,合肥各县区常住人口公布!这个区最多
- 环球简讯:合肥各县区常住人口公布!
- 世界看点:人民币中间价表查询 3月30日 哪种货币兑换率高?
- 主打IM场景自动化「自然机器人」获Pre-A2轮融资,顺为资本等...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调贬115个基点(2023年3月30日)|全球快看点
- 杭州一口十一食品获天使轮融资,欧若拉投资|世界关注
- 去西班牙也用欧元的吗?今日欧元汇率表查询?
- 连锁酸奶品牌「王子森林」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中品数科投资
- 充满套路的「降价」,让3月车市哑火了
- 西班牙货币叫什么?西班牙1000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 实探停产的观致汽车:厂区一片凄清,500亿元烧哪了? 世界新动态
- 阿富汗货币叫什么名字?一元等于多少阿富汗币?
- 环球微动态丨破120万!合肥包河区人口位居区域排名第一!
- 博鳌论坛2023丨IMF总裁:加息是对抗通胀所必需,但令各国的政...
- 中国贸促会:去年大国引发全球经贸摩擦加剧
- 博鳌论坛2023丨林毅夫:变革性技术肯定会取代一些岗位,未来...
- 大批量供货宁德,电池箔龙头股价为何仍跌多涨少
- 百家云收购氢元数据,强化音视频+AIGC战略布局 当前时讯
- 人口大洗牌!成都、西安、杭州、南京、宁波、厦门,增量断崖...
- 抓紧退钱!2022年度个税扣缴手续费退付今天截止
- 当前消息!去年深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8%,登顶一线城市榜首
- 世界速递!我的手机视频打不开是怎么回事?我的手机视频打不...
-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海南自贸港有条件成...
- 少数民族是指什么?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哪些?
- 内江举办2023金融促消费暨“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活动
- 渤海商品交易所是什么性质?渤海商品交易所资料介绍?
- 大湾区早报|“投资中国年”广东专场推介活动举办,现场签约...
- 成都公交车上掉了东西怎么办?成都公交车找回丢失物的方法?
- 世界今日讯!我国历年GDP增长率是多少?我国历年GDP增长率介绍?
- 如皋位列2022年全国千亿县第20位-天天观察
- Biotech,你只有「两次」开枪机会
-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少数民族生活习惯有哪些不一样?
- 2022年人口争夺战,哪些省市是赢家?-焦点热讯
- 中国飞鹤高端不灵了
- 【播资讯】我国经济专属区是什么概念?我国经济专属区资料介绍?
今日要闻
- 量力而行!去年赤字1398亿,香港财政状况堪忧,明日大屿需三思
- 深圳前2月工业投资增长39.9% 消费市场回升明显
- 全球速递!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大棒”,周小川、易纲等共议最优政策解
- 天天快消息!济源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 金管局:港家庭负债占GDP比率升至95.5%
- 经济学家担忧香港大规模基建计划,称将耗尽香港财政
- 读懂2023年全面复苏的逻辑,家庭资产配置要做哪些准备?
- 财政部:前2月国有企业效益企稳回升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9%_全球要闻
- 世界速读:支付宝数据:2023年首季出境消费力回暖 人均消费额增1倍
- 财政部:前2月国有企业效益企稳回升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