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环球动态:线下消费恢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恢复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德勇】


(资料图片)

今年春节是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实施后的第一个春节。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犹如给春节消费市场注入“兴奋剂”,推动多项消费数据复苏升温,增强了今年中国经济加快复苏的预期和信心。

消费市场明显回温

一扫去年12月份甚至全年的沉闷,不同渠道的数据表明,今年春节消费市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回温。

细分来看,消费市场不同领域的回温是有差异的。

第一,比去年同期增长,但尚未恢复到2019年这一正常年份的水平,这应是比较普遍的情形。比如,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第二,比去年同期增长,也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这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形。比如,与《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电影带火了今年春节电影市场有很大关系。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位列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位,仅次于2021年春节档的78.42亿元,高于2019年春节档的58.4亿元。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中国电影票房达到100.88亿,其中1月22日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2》票房达到28.12亿,《满江红》达到34.60亿

第三,少数地区在个别消费领域的表现较为突出。比如,虽然国内旅游收入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但云南、福建、天津、江苏、湖南5省份春节旅游收入都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

因此,一个基本判断是,今年春节消费市场的主调就是回温。这虽然离着正常年份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给较长时期以来低迷的消费市场带来复苏向好的希望,并利好经济加快复苏。

线下消费是主战场

春节消费市场回温的主战场是线下消费,或者说是接触型消费。在疫情冲击下,线上消费固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上消费的疲弱,但线下消费点多、面广、规模大的优势是线上消费难以比拟的。

况且,线下消费是接触型消费,具有联动性强的特征,可以因接触而引致一连串消费活动。比如出游、观影、购物等线下消费,同时也能够带来住宿、餐饮等边际消费,进而扩大消费活动、增加消费支出。

2023年春节期间,湖北黄陂木兰不夜城游人如枳。图/湖北极目新闻

还有,近些年方兴未艾的冰雪运动热以及其他新型消费或升级类消费,也只有通过线下消费才能实现可持续的。

故此,线下消费的恢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恢复,线上消费因受消费场景的限制,在激发消费者更多消费欲望上就显得力道有所不足。

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年春节消费市场明显回温,主要体现在线下消费上。无疑,这对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向好具有积极的指标意义。

促消费政策“组合拳”显成效

今年春节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消费市场上升腾的“烟火气”,很大程度上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的结果。

实施疫情“乙类乙管”,不再倡导“就地过年”,是大大促进了人的流动,为春节消费市场明显回温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春节7天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2.26亿人次,虽比2019年同期下降46.4%,但比2022年同期增长71.2%;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3.06亿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5.6%,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看一场赏心悦目的电影,吃一顿酣畅淋漓的饕餮大餐等外出消费活动,没有人的流动是无法实现的。

流动的中国,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加快了经济社会活动的恢复,撬动了春节期间衣食住行等各领域的消费,有助于加力激活疲弱已久的消费市场。

另一方面,为活跃春节消费市场,许多地区推出促消费有力举措。不少省市发放各类消费券,涵盖百货零售、餐饮文旅、汽车等诸多领域。

比如,春节假期旅游接待人数全国第一的四川省,144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施景区门票减免等优惠政策;此外,四川全省联动开展“安逸四川新体验”活动,线上线下发放抢购券、消费券、抵扣券等“财政+市场”组合“大礼包”,累计74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多地推出特色消费活动,增加多样化的消费业态,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消费场景,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年货大集、冰雪节、新春灯会、主题乐园、民俗活动、无人机秀、烟火秀等多种营造消费氛围的活动,拓展了消费场景,烘托了节日气氛,成为闻名四方的网红打卡地。

这些举措,不仅与当地消费需求相衔接,也吸引不少外地消费者慕名而来,引客流聚人气,推动春节消费市场快速升温。

由此,观察今年春节消费市场,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应是促消费的最大利好之举,是对其他促消费政策的有力支撑。

随着人的畅通流动,大大便利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消费活动,使长时间压抑的消费需求得到极大释放,既更好满足人民欢度新春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为推升春节消费市场热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前置条件。

2023期待消费发力拉动经济

尽管从数据上看,今年春节消费市场的表现尚未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但明显回温意味着消费市场处于在了恢复通道上,说明我国消费潜力是巨大的。下一步,亟待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将这一巨大潜力转化为现实张力,促使消费市场持续恢复,为今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发挥消费的应有作用。

首要的,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去三年的疫情可以认为是影响消费的最大因素,疫情走势和疫情防控措施是影响未来消费的主要变量。因此,应根据新冠病毒趋弱的演变特点,持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畅通、便利人员流动,加快生产生活重回正轨,最大可能地减少疫情对消费市场的扰动,为消费和经济恢复向好持续创造有力条件。

其次,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受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较大影响,去年经济增长低于预期。鉴于此,今年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是用好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等五大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发挥政策聚合作用,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凝心聚力拼经济,保持政策连续性,千方百计把经济增速提上来,如实现5%甚至以上的增速。

如此,才能营造向好预期,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才有较好效果,并形成市场信心强与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良性互动,消费信心持续回升、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才会有可靠支撑。

最后,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去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8%,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低于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50.1%的贡献率和对GDP增长1.5个百分点的拉动,消费作为经济主拉动力的作用有所弱化。

就此,今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消费是主攻方向。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给消费恢复带来重大积极影响,乘势而上,针对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在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领域推动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

此外,还应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孵化新型消费业态,优化消费营商环境,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总之,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并起到更大作用,推动消费尽快恢复,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优化调整 同比增长 经济增长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