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撕裂游戏圈:有人失业,有人狂欢
是的,AI取代打工人的浪潮,已经来了,它*发生在善于拥抱变化的游戏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林语之前是一家游戏公司的UI(用户界面)设计师,去年年底被裁,今年找了三个月工作,发现一些游戏公司已经引入AI来做原画和UI了,招的人变少,于是她选择转行做了销售,因为她自认为,“我是比不过AI的”。
受冲击的不仅是UI设计师,一位自由画师告诉深燃,今年她在游戏行业的接单量,已经接近腰斩,“这一个月没有接到任何游戏的美宣图”。一位游戏公司在职画师提到,他们组的画师,最近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
但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新技术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位游戏工作室的相关成员对深燃表示,他们团队不仅是设计师用AI作图,程序员也开始用AI填代码,策划用AI写文案、做翻译,“对于小团队来说,AI是很有用的工具”。
之所以是游戏行业*出现这样的变化,有两个前提。
一个是AI绘画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今年ChatGPT大火前,2022年下半年,AI绘画就已经席卷世界,去年它还不太成熟,今年随着软件的升级和工具、插件的完善,已经到了能够根据需求快速出图,质量甚至超过很多画师的地步。
另一个是与游戏行业需要大量美术人员的特性有关。“过去的大型游戏公司,除了自己的美术团队,还有大量外包,就是通过用人力来堆,以提高速度”,一位游戏制作人解释。一位前大厂游戏业务相关负责人也对深燃提到,在临近项目上线时,美术团队的人数,可以占到整体的一半以上,“美术的进展,十分影响游戏的制作周期”。
现在,游戏圈吃到了技术变革带来的红利,生产效率提升了,而圈里的一些画师们,也正在承受着变革带来的失业阵痛。
硬币两面是截然不同的情绪,人类的悲欢的确不相通。技术是中性的,不同人掌握它,带来的结果不同。以游戏行业为例,我们想探讨的是,AI如何“取代”人,又如何促进生产力?它解决了哪些老问题,又带来了哪些新问题?*受冲击的这波人,正在如何自处?
AI真的让他们失业了
林语转行后,依旧关注着游戏行业的动态。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不少同行私信她,表达了失业焦虑。这让她觉得,当初的判断是对的 。
根据深燃的多方交流来看,现在游戏行业里受AI绘画冲击*的岗位是UI设计师、角色原画师。
“UI设计缩编,比原画的缩编还多”,游戏制作人王鲸告诉深燃,UI设计团队主要就是铺量,在AI绘画应用前,很多游戏公司的UI就已经交给外包了,AI帮助提高效率后,UI设计师就缩编得厉害。
接着就是原画师。
暴熊在重庆某游戏公司做角色原画师,她对深燃介绍,今年年后,公司开始用AI跑项目,现在已经投入使用,“我们组有15个人,裁了5个人,相当于三分之一”。
被替代的原画师也分类型。
暴熊所在的公司美术中心有300人,岗位分为二维和三维,尽管AI已经可以建模,但还没有到能直接投入使用的程度,所以和三维有关的美术岗位还没有缩减,而二维方面,原画又分为角色原画和场景原画,角色原画已经在被AI替代。“现在,不需要任何美术基础就能做角色图,你只需要随便几笔画一个火柴人就能出图,效果还比人画得好”,暴熊表示。
她观察,被裁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即绘画种类单一。留下的画师,能驾驭的风格更多,包括欧美、日本、中国风等等,“如果一个风格的项目挂了,他们可以马上转到下个项目”。而在这些种类里,“做越常见的美术风格,越受影响。现在二次元风格,基本上都被AI冲击了”。
留下来的人,公司要求人人都会使用AI,暴熊现在每天都在学习。她认识的同行,所在的公司都在用AI出图。
这已经快成为游戏公司的标配。根据*财经消息,此前,腾讯互娱方面曾对媒体透露,今年将推出包括AI原画、自动从原画建模成3D模型等产品。网易方面也表示,网易伏羲AI绘画内部正在测试Midjourney类SaaS工具,以及推出辅助型工具来帮助美术画师进行前期概念设计。
身为游戏公司正式员工的画师都已经朝不保夕,作为外包团队里的一员,就更难抵御寒风了。
龟龟是一名自由画师,平日里接的图,涉及游戏、出版、广告等行业。现在,游戏行业的接单量,已经接近腰斩,“这一个月没有接到任何游戏的美宣图,我得去其他方面把差价补上来,比如去给公众号做长图。”
一位画师告诉深燃,她所在的城市,外包公司已经出现了不用AI出图就拿不到项目的情况,“用AI出图的公司,报价更低、更有竞争力。不得已,公司要求员工必须学会用AI出图”。
根据国内AI绘画网站6pen预测,未来五年10%-30%的图片内容由AI参与生成。这意味着,这股“失业潮”还将继续。
游戏人卷起了AI
一个残酷的真相是,这股“失业潮”,对整个游戏行业来说不算是坏事,有不少游戏人,正在为AI带来的效率提升感到兴奋。
阿萌现在所在的游戏团队,专做针对海外市场的休闲游戏,一共就6人。她负责游戏*、动画等,除了原画,美术方面的所有业务,她都涉及。
现在,全团队已经把AI用到“飞起”。
基于Stable Diffusion等AI绘图软件和ControlNet等插件,他们以AI为基础模型,配置了一个UI面板工具,应用了非常多对应的技术。
她举例,以他们的图片来喂养数据库后,现在,“可以只画一个边框,让AI往里面填我要的东西,还可以加Openpose等这样的工具,出来的图不管我们指定的外形是胖是瘦、需要怎样的摆放姿势,都能控制”。
这个试验的时间成本也不高,只花了一两天。
一直以来,游戏行业美术岗位需求量大,但依靠单个画手出图又慢,“之前行业的工业化,是靠人力来实现的,《荒野大镖客2》就做了8年”,王鲸表示。
AI直接解决了游戏行业的痛点问题。
张放曾是一家大厂游戏业务下负责管理美术部门的中层,他告诉深燃,游戏制作的人员可以分为三大块,美术、策划、程序,一个卡牌游戏业务临上线前,70人里有一半以上是美术,程序只占比20%-30%,最后是策划,占比15%-25%。
“美术非常影响制作周期”,张放表示。
他举例,美术里需要制作很多icon(一种图标格式),加上返工周期,花费时间或要半年起步,影响游戏制作进度。之前为了降本增效,很多游戏公司采用外包,但“外包也是不可控的”。他透露,之前找行业内的好画师,画20张图,对方一年时间才完成。而游戏的制作又是一环扣一环的,“某个环节一旦轮空,下一个环节,就会出现等待的情况”,张放表示。
现在AI来了,人力大大缩减。
阿萌举例,“比如游戏里一套用户头像的需求,一个人画得两三天,现在用AI,不到一天就能完成。以前立绘(角色全身站立图),需要画两三天,现在两三个小时就好了”。同时,她提到,这也大大降低了沟通的成本。“通过AI,大家能迅速获得具体的画面,美术和策划的沟通成本变低了,不同职能间的对话不再是抽象的,不需要来回沟通、反复修改了。”
这直接带来成本的降低。
一位游戏行业从业者对深燃提到,普通画手画一幅图,一般在2000元左右,非常精细的,需要8000元,质量高的可以到2万-5万元。而现在这些AI绘画工具,大多是免费的,公司只需要付出电费,以及少量人力成本。
张放提到,最近和投资人交流,他们最关注的除了版号,还有成本投入过大的问题,一个重度游戏,制作时间两三年起步,上百人团队的人力成本加上外包成本,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现在生产成本降低了很多,相信行业会活跃很多”。
王鲸甚至直言,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游戏创作的时机,“在AI诞生前,很多游戏类型有较大的物料消耗,因此带来制作门槛”。他以爆火的《绝地求生》为例,“传统的游戏类型,如射击游戏《反恐精英》等,都是房间式的对战,但《绝地求生》的场景大了很多,大出来的空间,之前是用大量人力来构建的,这就是壁垒,小团队要做是非常困难的。”
但现在,在他看来,随着AI绘画的应用,会激发“开放世界”这样的游戏品类爆发。“这类游戏需要消耗大量的角色、怪物、装备、场景等,还有大量内容需要随机生成,有了AI出图后,可能会出现杀手级产品”。
新技术,伴随着新问题
当然,现在的AI出图,也还有提升空间。阿萌提到,AI生成的图目前还需要有人修,“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图线、花纹等,而且还要考虑图的光源方向是不是一致,进入游戏引擎后,图片的大小、精度都需要大量人工去调整。”
现在,AI绘图主要用于人物,“到目前为止,AI对场景、道具的生成能力还非常弱”,阿萌表示。在她看来,做一款游戏,除了画图、写代码,还有音乐、运营、客服等,还是AI无法完全替代的。
同时,新技术的应用 ,在行业里也带来了新问题。
一个和版权有关。
用AI出图,“面临版权的双向风险”,王鲸表示,“你使用AI创作的内容,很可能是用别人的作品作为输入源,同时,你用AI创作的内容,也容易被别人侵权”。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游戏行业从业者目前不感到担忧,将解决之道抛给了更大的环境,相信平台的把控、技术的进步、法律的完善。
还有一个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同质化问题。
“AI让做游戏的门槛变得很低,大家都能用更少的成本、更快的时间做游戏,都想去抢占市场,一到开始铺量的时候,是会出现同质化现象的,后面才逐渐会有精品化的浪潮”,游戏行业人士陆风对深燃表示。
王鲸做了一个比喻,“即便是有了无限可能的马良神笔,个人的喜好和审美是有局限的,就像医美普及后网红脸很多,AI绘图被滥用以后,也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他还提到一个新烦恼,“人们获得很好的工具后,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你对绘画很懂了”。
他举例,当设计师构建了想象中的场景后,会和对应的职能部门交流,现在容易引发一些争论和质疑,“过去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做,别人的干涉是少的,现在对方也有AI绘图工具了,创作者们会有理念冲突,争夺设计理念的话语权,增加了团队的矛盾”。
在这个过程里,他发现,AI才是最强势的那一方,“某种程度上AI形成了一种标准,会和你争夺定义权,有可能甲方也争夺不过它。”
当然,这些问题和摩擦,都阻挡不了技术的应用。
漩涡里的打工人:拥抱AI,迷茫继续
现在,摆在一些画师们面前的问题是,未来到底应该怎么办?
暴熊的做法是学习使用AI,但她表示,AI进步的速度太快了,自己被替代也还是会发生在不远的将来。她今年30岁了,过往的经历都和画画有关,心态反而变得佛系,因为即使没有AI,“我们的职业寿命也就在35岁左右,能干多久就干多久,干不了了就不画画了”。
林语选择了转行。
最开始,她是被游戏行业的薪水吸引入行,前后做过3个项目,她一度觉得自己像流水线上的作业员。最让她觉得可怕的是,在被裁员之前,有一个同事,星期四还在跟她对接工作,隔天就从工作的APP里消失了。“每个人都不像一个人,我都没有亲眼见过我的组长,每天可以不说一句话。”
现在,她喜欢上了销售这样的工作,自己找客户,自己规划时间,接触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让她觉得踏实。
“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不只是画师们要解答的问题,也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正在面临的存在危机。答案不外乎几个:学习使用AI以提升效率,发展多种能力,转做目前还不易被替代的工作。但这不足以缓解一些人的焦虑。
“AI是一种公共资源,不是说你用别人就不能用。低端岗位被淘汰,本来就是必然的”,王鲸承认,这样说很残酷,但这就是市场,“以游戏行业为例,原画师本来是创作类型的岗位,如今受到如此大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这类岗位已经偏离了创作。他们的处境,是行业快速增加的需求倒逼起来的,当企业有更好的工具后,就把他们淘汰了”。
但从具体的行业放眼到更大的环境,这似乎还不是全部真相。
在《与机器人共舞:人工智能时代的大未来》里,提到一个观点,“在充满智能机器的世界中,控制方式是一个问题,解决它的*方法就是了解实际构建这些系统的人,具有怎样的价值观”。在《人类简史》里,作者提及科技时,探讨了科技与资本的关系,指出“在过去500年间,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科学活动并不是处于某个更高的道德和精神层面,而是也像其他的文化活动一样,受到经济、政治等的影响”。
这样的背景下,科技提升生产力以替代一些人力,是一种趋势,过去是,未来也是。这样的浪潮里,个体能力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变得也没那么重要了。
林语说,之前每天都要写日报,要想着绩效考核,做的东西也是重复的,每天做的无非是不同风格的图标,“我感觉自己就像机器人,被AI打败是应该的”。
普通人很难对抗大趋势,她感叹,“今年失业出现在这个行业,明年会出现在什么行业呢?”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 腾龙股份股东王柳芳减持302.01万股 价格区间为14.81-15.90元/股
- 因个人资金需要 新泉股份实际控制人唐志华拟减持不超1124.54万股
- 信捷电气股东邹骏宇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60.41-67.50元/股
- 国家卫健委:湖北以30个省外新增病例17例
- 因自身资金需求 科森科技股东徐宁拟减持不超3.71万股公司股份
- 中公高科股东潘玉利减持50万股 价格区间为20-20.60元/股
- 多地患者治愈后“复阳” 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五大焦点权威解析
- “精诚合作,打赢这一仗!”
- 生态环境部: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2.3万吨 ...
- 承诺两年扭转乱象 银保监会加快推进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精彩推送
- 矿区无人驾驶公司「路凯智行」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今日热议:爆红之后不宰客,淄博又火了
- AI撕裂游戏圈:有人失业,有人狂欢
- 实习生,比社畜还低两级|每日快讯
- 贵替版大排档,骗哭了多少打工人
- 3月份北京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上涨0.7%-天天快播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5.2%
- 上财调研:一季度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明显回升,购房意愿增强
- 食品中的脱氧剂是什么?脱氧剂有哪些作用?
- 【全球独家】圣安地列斯怎么联机?圣安地列斯联机方法介绍?
- 王青等:3月M2增速高位运行,二季度再降准可能性不大
- 生物圈2号为什么会失败?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介绍?
- 食用油可不可以擦皮鞋?可以代替鞋油的物品有哪些? 观焦点
- 焦点短讯!上市银行去年很赚钱!已有24家上市银行披露年报 ...
- 微速讯:3月大连市CPI同比上涨1.2%
- 速讯:实心球的规则是什么?影响实心球成绩的因素有哪些?
- 圣诞节是什么节日?圣诞节都有什么活动?
- 盛大游戏账号怎么找回?盛大游戏账号找回方法介绍?_全球热资讯
- 生日的来历是什么?生日的习俗有哪些? 世界滚动
- 【全球报资讯】两家新能源车巨头又有新动作 特斯拉和比亚迪...
- 全球速讯:十二朵玫瑰花的花语是什么?不同数量的玫瑰花花语...
- 失恋三十三天的作者是谁?失恋三十三天的作者资料介绍?_当前...
- 央行公布重磅数据:增发32万亿!2023年,印钞机火热,钱去哪了?
- 一季度居民存款增长近10万亿 什么原因?能否回归常态?_世界热点
- 全球最新:高通胀要来了?货币增发31万亿,中国的风险是通缩...
- 俄企中国行·走进哈尔滨新区暨自贸试验区国际经贸交流活动举行
- 天天实时:专访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李倩玲:“个性化...
- 天天百事通!ChatGPT带火职业,提示工程师正变成硅谷新宠
- “西氢东送”项目首次纳入国家规划
- 通讯!财信研究评3月货币数据:信贷总量结构持续好转,经济恢...
- 环球热资讯!(新华简讯)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5.2%
- 信贷社融强势回暖_每日资讯
-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10.6万亿元 每日信息
- 西氢东送,绿氢产量爆发开启倒计时|全球热消息
- 博士创业公司「德适生物」获超亿元融资,远翼投资领投 天天视讯
- 当前视点!2023年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工作启动
- 被周杰伦告上法庭,网易冤不冤 环球视讯
- 热消息:史玉柱回归200天
- 环球新消息丨CPI、PPI低于预期 政策发力扩需求有空间
- 3月金融数据再超预期:新增贷款接近4万亿元,商品房销售边际...
- 【党建案例】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水环境事业部:以高质量党建为...
- 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 投资增长势头强劲
- 分析|3月信贷、社融规模再创纪录,居民贷款反弹能否持续?
-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10.6万亿元
- 不论风吹雨打,为何存款持续增加?一季度又新增15.39万亿元|速讯
- 环球关注:IMF与世界银行均看好中国经济
- IMF与世界银行均看好中国经济
- 全球速递!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10.6万亿元
- 太原小店区常住人口142.8411万人,居全市首位
- 天天热门:同比多增7079亿元!3月新增社融5.38万亿元
- 中国将失去一项保持千年的世界纪录
- 第二十次“滨州企业日”活动在青岛市成功举办
- 世界新动态:逾千家印刷企业同台竞技,全球最高水平胶印机集...
- 焦点资讯:兆驰股份净利润强韧增长 剑指COB面板龙头
- 天天关注:钱大妈集团:回归社区生鲜本质,“人货场”全面升级
- 环球视点!社科院报告:2023年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5.3%
- 世界速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5.2%
- IMF:全球金融稳定风险上升
- 【热闻】央行释放利好,超预期了!
- 当前快讯:货币将破300万亿,专家:“快消费,抗通胀”!你为...
- 组织 “新入驻”企业培训——光明街道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
- 面对台风暴雨,科学防灾避险-每日短讯
- 商务部:中国消费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 焦点热议: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小幅下滑 出口持续迅猛增长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5.2% 全球热头条
- 【新要闻】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5.2%
- CPI同比上涨0.7%
- 外卖“起送价”调查:为了凑单,要多点多少?|每日快讯
- 我国3月CPI同比上涨0.7% 涨幅创近18个月新低_天天讯息
- 3月M1、M2增速延续高位,一季度信贷结构更加均衡 天天快讯
- 咋办?3月物价涨幅更低,企业利润也在被蚕食
- 重磅金融数据出来了!中国AI办法也来了!-全球观点
- 金融数据大超预期,一季度信贷投放强劲、结构延续改善
- 出海一年半,吸金能力仅次于 TikTok、Bigo,Weplay 是什么来头?
- 10.6万亿元!一季度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创新高
- 天天最新:HAOMO AI DAY迎来DriveGPT雪湖·海若,毫末顾维...
- 托福考试新变化:7月26日起考试时长缩短,取消独立写作题-当...
- 打造生物医药发展新引擎
- 教育“圳”行时|深圳娃别样“追星”追出健康与快乐
- 《政企面面观》预告 | 民营企业有必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吗?
- 环球快看点丨海南自贸港为大湾区带来新机遇
- 消息!昌江区:加速回暖 消费市场“春暖花开”
- 焦点滚动: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创历史同期新高,住户贷款...
- 速看:预制菜成小龙虾千亿市场破局关键
- 聚焦消费机遇、变化与趋势:南财集团联合主办女性时尚消费论坛
- 谁是“应变”高手?|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大调查报名启动
- 环球关注:三大医药龙头,联手投了杭州资本
- 考研调剂复试要3分钟内确认?高校回应
- 速看:世界银行行长: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超5%
- 当前播报:集聚董明珠等近100位商业领袖2023木兰年会向你发出邀请
- 环球即时:深圳信用(征信)服务平台助企融资突破1000亿元
- 热点在线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
- 2023年3月中国动力电池产销情况:磷酸铁锂电池销量同比增长98...
- 每日消息!M2已281.46万亿元,暴涨12.7%!大通胀,啥时来临?
- 资讯: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抓...
- (数说中国·首季经济形势)10.6万亿元!一季度我国新增人民...
- 刘元春:把握全新历史阶段,从长期视角总结和反思|速递
- 热讯:江西南丰:“三字诀”助推 民营经济“两个健康”
- 环球百事通!快讯|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
- 全球连线|世行行长: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超过5%
今日要闻
- 3月份北京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上涨0.7%-天天快播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5.2%
- 上财调研:一季度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明显回升,购房意愿增强
- 王青等:3月M2增速高位运行,二季度再降准可能性不大
- 微速讯:3月大连市CPI同比上涨1.2%
- 央行公布重磅数据:增发32万亿!2023年,印钞机火热,钱去哪了?
- 一季度居民存款增长近10万亿 什么原因?能否回归常态?_世界热点
- 全球最新:高通胀要来了?货币增发31万亿,中国的风险是通缩!情况令人担心
- 俄企中国行·走进哈尔滨新区暨自贸试验区国际经贸交流活动举行
- 天天实时:专访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李倩玲:“个性化”成为女性消费及产业发展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