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湖北答卷”:紧抓创新和包容,突破性发展五大产业
武汉长江鹦鹉洲大桥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湖北,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正在通过产业的突破性发展,给长江经济带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资料图)
今年初出炉的《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将该省五大优势产业的培育目标瞄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另一份同样年初发布的《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让以光电子信息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具象——到2024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万亿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独树一帜”的领先地位。
湖北省省长王忠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用“突破性”形容湖北的产业发展——过去五年是“浴火重生、华彩蝶变,转型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今年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5大优势产业”。
这种“突破性”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尤为明显——2018年至2022年,湖北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由6590家增至2万家,增长20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6653亿元增至1.1万亿元,增长65.3%;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至21.77%……
作为科教大省,科技创新是湖北产业发展的底色,王忠林曾用“压箱家底”形容湖北的科教优势。数据显示,湖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0位提高到第8位,排名中部第1位,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第一方阵”。
如今,拿出“压箱家底”的湖北,面对科创与产业双考题,试图写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湖北答卷”。
“追光”:创新、包容是基因,力争突破“天花板”
细看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不难发现有很多“从无到有”“零的突破”。1976年,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在武汉邮科院诞生,“追光”之路就此启程。2001年,光谷成立——被视作中国光通信产业发源地,这里走出很多“首个”——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首个400G硅光模块、首台10万瓦光纤激光器、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
拨开光谷的光环,穿过时间的脉络,几十年前写在墙上的“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化作创新、包容的基因延续下来。多年来,光谷总是给予创业者不同层面的政策支持,2015年,《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出台,这部被称为“光谷基本法”的地方法规,把支持创新创业提升到法治层面。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图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电工研院”)总经理韩道对光谷的这种创新文化深有体会,时至今日,光谷依然有着非常强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这里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不抱有创业想法的。”
另一方面,光谷的出生动机本就来自经济发展对新技术的渴求,在知识分子高度密集的武汉东湖,科研人员创业、推动科研与产业融合也自然成为又一特色。
闫大鹏是代表之一,2007年,掌握光纤激光器技术的他回国,与华工科技合资创立锐科激光,开启中国工业光纤激光器的国产化产业化进程。2013年,首台国产万瓦光纤激光器在这里诞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使进口光纤激光器价格下降约93%;如今,激光器正走向更高端应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的精密焊接,近日,以锐科命名的“快舟·锐科激光号”号快舟火箭成功发射,而这艘火箭的核心部件,由锐科的激光器焊接,零部件焊接效率提升了3倍……
“快舟·锐科激光号”火箭成功发射 图片来源:锐科激光
锐科有着浓厚的光谷气质,闫大鹏在谈到技术突破的关键时,提到了几个因素——抓住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抓住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的模式、抓住国家重视激光制造产业的机遇。
“锐科激光从早期开始,就与高校、研究所、用户等组成了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模式,设立一些基础研究和实验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承担完成。同时,公司探索了有关开展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企业+高校+科研’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模式。”闫大鹏说。
当然,产学研融合总会遇到断层,这时候,平台开始补位,以打通产业链与创新链为使命的光电工研院是其中之一。韩道形容这是“围绕光电子信息产业做专业化、全链条服务”的平台,一些科研成果在这里开始“有组织的转化”。
韩道介绍了三种服务,一种是体制机制创新,在以MOST知识产权组挂牌交易为案例,推动科技成果“处置权、审批权、收益权”下放的基础上,持续开展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的研究工作,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一种是为企业提供小批量、多品种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一片样品也能在此生产,而且可以随时修改、迭代,使企业在攻克核心技术时更“敢为”; 还有一种,被称之为“场景驱动”,是为企业提供多个成熟的应用场景,减低其深度切入细分市场的试错成本,这也是让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比如我们在能源、交通、应急等方向,承接很多新基建任务,我们把这里面的需求挖掘出来,甚至可以反过来找孵化的企业和孵化企业的产品。”
韩道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光电工研院已推动形成数十项“卡脖子”技术的产业化矩阵,搭建11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培育企业超2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1家。
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叶青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武汉产业发展近五年来有了很大变化,其背后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资智回汉工程”,全球武汉校友智力回归、资本回归,拉动项目和资金的攀升;二是鼓励在汉大学生留在武汉工作;三是在汉高校每年都会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可以说湖北的名校,把更多研究方向和湖北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光谷发展的一个切面,得益于创新的基因和产学研融合的推进,光谷交出“追光”答卷——截至2022年,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光谷培育出7家百亿级制造业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集群总营收突破5000亿元。
从产业链看,虽然起初的产业优势集中在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等环节,但多年来,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延展、升级,优势领域已涵盖光通信、激光、新型显示等多个领域,目前,湖北光电器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激光设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光谷的光线光纤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而产业链变得更完整之后,自主可控,成为更高的追求。
带着“突破”之意,光谷试图突破“天花板”,加速迈向“世界光谷”。年初召开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扩大)会上提出,今年将制订世界光谷建设行动计划,推动世界光谷建设开篇破题,这也意味着“世界光谷”建设今年将全面启动。
《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也提到,到2024年,全省以光电子信息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万亿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独树一帜”的领先地位,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如何建设?因“创新”而生的光谷拿出“压箱家底”,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将争创1到2家国家实验室基地,大科学装置建成运行2个、开工建设3个、立项实施2个,将新引进1到2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超前谋划2个大科学装置,瞄准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
据悉,湖北正在打造一个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光谷为核心,正辐射带动“武鄂黄黄”都市圈乃至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在光通信、激光与智能制造、光电显示、光电传感、无线通讯、精密光学等与光电子相关的产业领域,已经呈现了龙头企业、创新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共同繁荣的格局。
企业也在布局。闫大鹏告诉记者,2021年底,锐科激光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分两期投资50亿元在黄石建设“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主要生产大功率脉冲及连续光纤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等产品。还将投资30亿元打造“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华中产业园项目”,主要包括光纤激光器中试、环境测试、技术培训、特种光源生产等。
世界光谷建设仍在发力,在叶青看来,建设世界光谷的动力依然在科教与产业的结合,“如果湖北的高校与产业更好地结合,产业发展一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汽车产业“大象转身”:“难也不难”
在光电子信息产业之外,汽车,是湖北另一大支柱产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大批重工业企业迁往内陆,湖北也偶然获得汽车工业的发展机会,从此湖北汽车发展踏上轨道。
有辉煌,也被冲击过,如今在各地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时,湖北选择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目标是打造年产值万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版图的重要一极,湖北已发展成全国汽车产业链条最完整、集群最突出的省份之一,但这些优势在如今更喜“轻装上阵”的新能源赛道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束缚”,转型难度似“大象转身”。
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谈民强在接受采访时用“难,也不难”形容对转型升级的感受:传统车企在产品和技术层面的经验积淀是硬件优势,但思想观念和战略方向层面的软件却对赢得未来更为关键。
2021年,东风技术中心主动开启了一场全方位的研发体制机制改革——新车研发导向从产品性能向客户体验转变,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聚焦自主事业、集团专项、研发协同、服务社会4大业务发力。
其实,改革的念头很早就出现在谈民强心中,他和东风技术中心管理团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鼓励人才“赛马”、揭榜挂帅,开展新车型项目开发“对赌”机制、启动“博士倍增计划”,策划组织科技创新周、新车型万里长测等对外交流展示活动……
谈民强直言,经历改革后的东风技术中心,如今,研发人员市场意识显著增强,新车型开发周期和研发效率显著优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思想焕新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人才。”东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升级也全面提速——全新电动系列品牌“东风eπ”以及专注于A0级小型纯电市场的东风纳米科技问世,东风全新马赫1.5T混动发动机成为全行业首款热效率认证突破45%的产品……
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氢”能技术课题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受访者供图
东风公司也在2023年初明确提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经营将由主要依赖合资业务转向合资与自主并重,产品则主要以燃油车为主转向节能燃油与新能源并重。
叶青分析,湖北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有几个特点,一是整车品牌较多,东风、小鹏、威马、吉利等车企都在湖北布局整车生产,二是湖北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方面的投入很大,三是氢能汽车等发展得也不错。
2022年初,襄阳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建设襄阳比亚迪产业园,包括动力电池生产线及零部件、零碳园区及汽车零部件等项目,产业园将分3期建设,项目一期总投资100亿元。
全程参与见证比亚迪落户襄阳的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岩告诉记者,襄阳本身的汽车产业基础比较好,但又亟待转型升级,于是在2021年底敏锐捕捉到比亚迪有意向布局中部地区信息后,襄阳政府迅速开启与比亚迪的对接,多位市领导带队赴比亚迪谈判,从对接到签约,仅用了96天。“我们引进比亚迪,就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风口,既能有效弥补襄阳市新能源电池产业短板,更能提升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力和凝聚力,吸引相关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结构,丰富产业业态,从而提升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王岩说。
比亚迪的消息透露,襄阳园区一共规划16条电池产线,目前,一模块基建内装均已进入收尾阶段,8条线产线已全部投产,二模块基建已开始收尾,内装即将进入收尾,截至当前已投产2条线,预计今年三季度16条产线可全部完成投产。届时,将形成30GWh的产能,可满足60万辆整车装配,产值可达14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
除比亚迪外,中航锂电、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巨头也陆续在鄂布局投资,“十四五”规划产能达到350GWh。
从东风到襄阳的比亚迪产业园,可以看到,湖北的汽车产业正全面求变。
2022年,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29.3万辆,同比增长98%,但“超车”模式已开启,今年初,《湖北省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湖北省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任务清单》正式印发,力争到2024年,实现湖北全省汽车产业产值跨越万亿台阶,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上述方案构画了新的发展格局——发挥东风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以“一谷”(“中国车谷”)为核心、“一廊”(“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为支撑、“多点”(“宜荆黄黄”)协同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动化变革已开始向智能化变革趋势转变,湖北省经信厅厅长刘海军曾用“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创新潜力大、投资来势猛”形容湖北汽车产业的优势。或许,在如今的窗口,湖北可以抓住。
数字经济:与优势产业结合释放倍增效应
2022年,湖北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2.4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日前湖北发布的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18年-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8.01%,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同时,武汉市持续加强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建设和发展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科教资源、“光芯屏端网”、新基建等为湖北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保障。
湖北武汉是五个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之一,据中国信通院陈剑等人的论文,我国国家顶级节点建设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向工业发达且业务需求多的省市倾斜;向网络保障能力强的网络运营单位倾斜。
自2018年11月22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上线以来,三年内增长近50倍,累计标识解析注册量突破100亿。目前,武汉顶级节点辐射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省,实现中部四省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近年来,多个龙头企业落地湖北。记者从腾讯获悉,早在2017年,该公司就与湖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湖北省智慧城市和数字产业发展。此后,双方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文旅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
数字经济与优势产业结合释放倍增效应,腾讯正是其中的参与者。比如,腾讯牵手东风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目前智能座舱、数字营销、汽车安全等合作项目已落地;在医疗领域,搭载“腾讯觅影”AI的应急专用CT装备在疫情暴发期先后部署武汉众多医院……
数字经济的发展被赋予更大期望,《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到2024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达到5500亿元,力争达到580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全国产业数字化先导区、数据要素聚集区、中部地区数据治理样板区和新型基础设施中部枢纽节点。
在布局上,依托当下的“强省会”“双支柱”(襄阳市、宜昌市)格局,支持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布局上向襄阳、宜昌倾斜,发挥武汉、襄阳、宜昌三大都市圈辐射带动功能,鼓励鄂州、荆州、十堰等地加快智慧物流、智能家电、绿色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特色布局,形成“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长江经济带发展“湖北答卷”:紧抓创新和包容,突破性发展五...
- 焦点短讯!湖北3亿消费券来了!家电、汽车促消费政策密集落地
- 四川绵竹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环球快看
- 环球热议:2022年黑龙江服务外包接包合同执行额同比增长29.62%
- 世界观速讯丨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4%(新数据 新看点)
- 海关总署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6条
- 今日看点:积极稳妥发展临空经济
- 2022年黑龙江服务外包接包 合同执行额同比增长29.62% 当前最新
- 民众党打侯友宜 猛攻幼儿园喂药事件踢皮球
- 今日报丨提振工业经济的活力和张力
- 全球观天下!电卡观察| 2023年5月新能源重卡:换电占比5成
- 世界微资讯!好消息!预计2023年我国GDP突破20万亿美元,2024...
- “聚所需 提信心 促发展”虹口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 金融数据大降,是该全力拼经济了 天天快看
- 天天速讯:比尔盖茨:已降落在北京,非常高兴能与中国的伙伴...
- 高通加速构建XR开放生态系统,发布Spaces XR平台发展新“里...
- 约30城将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木藤亚也一公升的眼泪日记_木藤亚也|世界热头条
- q1 q2 q3 q4 什么意思期刊_F1赛车里面的Q1 Q2 Q3是什么意思
- 焦点热文:信号!钱的增速,放慢了!
- 860万人!昆明常住人口最新数据公布!
- 新一轮消费券密集发放,为何聚焦这两个领域
- 社论:经济复苏需要重启企业造血功能
- 【全球新视野】2023 SAP中国峰会举行,多家企业携手SAP加快...
-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的袖是什么意思(朱亥) 全球热头条
- 全球热点!天津:营造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环境 持续破除市场准...
- 京津冀三地银保监局协同推动绿色金融 “有扶有控”明确重点
- 新电价政策执行,扩散周知!工商业用户尤其注意啦!-全球观察
- 上调!世界银行预测:2023年,中国GDP增速5.6%!美国、印度呢...
- 无人区也可以视频通话了!中兴通讯携手青海移动守护可可西里...
- 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中国一汽加大创新帮扶凤山县力度...
- 两部门发文!这些行业迎利好…
- 15个角度透视“工业15城”,谁名副其实,谁隐隐掉队?|天天讯息
- 山东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 为外贸企业避风险降成本 提效率 全球短讯
- 世界微头条丨两部门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专...
- 两部门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专家:可促进数...
- 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校长当选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
- 闪电评论丨扭住工业经济“牛鼻子”,山东高质量发展再增新动力
- 唱响致富“鸽”奏响进行“曲”-天天消息
- P社新游《燃灯者联盟》将于8月9日发售 首发加入XGP 全球百事通
- 中电联: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2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4%|最新资讯
- 天天热点评!乘联会:6月1-1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2.5万辆 同比下降10%
- 政策利率带动LPR下行,存量房贷下调空间大
- 天天通讯!攻坚克难 优化布局 激发活力!昭通市全力推进国...
- 近期外贸大事 环球热头条
- 全球热门:“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深圳...
- 奢侈品涌入三里屯,年轻人逛不起了_世界视点
- 比亚迪F品牌正式定名方程豹
- 农行日照岚山支行:一双鞋垫见证服务升温 世界速递
- 直播间已经不需要大主播
- 世界快看点丨上海:中国经济的龙头城市
- 瑞士百达:预期中国央行未来会推出更多强有力的政策
- 【会员信息】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常务副会长单位德典集团与...
- 2022年云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
- 瞄准Z世代?这次点淘要来点不一样 环球精选
- 比尔盖茨看好的植物肉,在中国「历劫」
- 今日最新!南京与杭州的GDP对比:南京能否赶上杭州?
- 天天通讯!自动驾驶无图化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
- 倒计时2天!半导体技术及应用在线会议即将举办!
- 天天观焦点:冲突、暗斗 揭秘微软与OpenAI同床异梦?
- 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坪山区马峦小学举行主题科普讲座 世界...
- 【环球时快讯】腾讯机器狗再进化:拥有自主决策和控制能力
- 热推荐:升级机制!投入7亿元保障收入!外卖小哥夏季劳动有了...
- 今日热搜:当大学生集体涌向武汉
- 漯河市二院开展首例恶性肿瘤“超分割”精准放疗
- 电连技术(300679.SZ)监事陈锋完成减持3.36万股
- 5月上海CPI同比下降1.4%
- 华东地区GDP 10强城市:探寻繁荣背后的秘密-当前报道
- 唐山市2022年财政收入:曹妃甸领跑,迁安崭露头角
- 15个副省级城市GDP排名出炉,看看谁跑的最快? 天天热资讯
- 告别野蛮生长后,直播带货该怎么玩? 环球视讯
- 毕马威报告:我国绿色融资规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_即时
- 全球观天下!零食「卷」不出新故事
- 男子买房空置1年被人换锁入住 对方称有购房协议 环球快消息
- 全系大降价!曾经的最惨男人,又扛不住了……
- 中国本土便利店崛起,全靠外卖?_当前视点
- 【天天快播报】刚刚,梅西在淘宝开播了
- 【天天聚看点】6月14日主力动向揭秘——明日预测
- 1-5月份沭阳县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每日热点
- 丰台区数字经济迈上新台阶 去年实现增加值达658.9亿元 环球热消息
- 每日报道:广州市商务局: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措施率...
- 世界新消息丨东莞市2022年GDP排名出炉:长安再次稳居第一
- 全球今头条!“千万工程”20年 | 浙江:美丽乡村的“只此青绿”
- 私域的痛,企业微信向用户收费开割
- 高考学子忆青春 | 谭楚君 :那些时间轴里的“浅吟低唱”_每日视讯
- 东莞各镇街:实力排名出炉,究竟谁才是最强? 每日观点
- 当前快看:中国小型SiC厂商,难过2023
- 黑洞全球首店清空,新锐美妆连锁下一个春天在3年后?
- 全球短讯!世界银行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长5.6%
- 角逐印度手机市场,小米、OPPO们遇到了「新挑战」
- 世界时讯:「10后」抢着买的限定笔,「90后」已经买不起
- 开源证券:降息是稳增长的开始,而不是宽货币的开始 全球要闻
- 当前快报:长沙超越武汉成为中部第一城市,可与东、西部城市竞争
- 5月泰州CPI同比上涨0.7%-动态焦点
- 两部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世界新消息
- 泰州市直达资金分配进度位列江苏省第一_世界今头条
- 圆通速递多项违规被责令整改:股价今年跌近25%,618前投诉不止
- 高考学子忆青春 | 邱昱宁 :“实验”筑梦 青春扬帆远航
- 变身小小“科学家” 小学生走进南方科技大学感受化学魅力...
- 退市,暴跌99%!「生鲜电商优势股」上演大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