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当前聚焦:不眠之城——上海夜生活指北 | 来点财经范儿

不眠之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说起夜生活,你会想到什么?炉火上滋滋冒油的大肉串,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动感旋律,店主的吆喝声、食客的交谈声,“夜市交响乐”徐徐拉开夜生活的序幕。你知道夜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除了传统夜市的美食飘香,还有哪些夜间消费场景?这些新兴的“夜生活”如何能够带动“夜经济”?在其中又能捕捉到什么样的机会?

缤纷“夜生活”袅袅烟火气

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食”作为“夜经济”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自周浦小上海步行街的档主表示,年轻人下班后愿意去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逛一逛;泗泾夜市的90后店主小陈直言,“夜市经济是年轻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白天受伤了,晚上吃点东西弥补一下”。

结束一天的工作,人流从地铁站、公交站涌出,源源不断地汇入各个热闹的夜市,消费热情通常也在此刻达到顶峰。来到“深夜食堂”,卸下一天的疲惫,吃着钟情的食物,品味世间百味……缤纷的夜生活带来的不只是丰富的产品、光鲜亮丽的街道,还为奔波于都市快节奏生活的“打工人”提供了慢下来享受生活的机会。

繁荣“夜经济” 城市潜能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教授全华介绍夜市有很长的历史,起源于西周、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到新中国建立后又经历了三个阶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句便能感受到无数花灯与烟火交相辉映的繁华夜晚美景,璀璨而又浪漫。从西周的夜市到现如今的都市夜生活,夜间经济不断更新迭代,在上海,老外街、后备箱集市、博物馆、24小时不眠书店…种种夜生活形态层出不穷,俨然呈现“越夜越美丽”的城市新活力。

黄浦区副区长王鼐认为夜经济取决于三个“足够多”要素:足够多的人、足够多的商业文化供给、足够的社交需求。当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后,上海的夜生活在传统的夜市基础上,增添了夜游、夜购、夜秀、夜动等活动形式。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夜经济,理应有这样的灯火璀璨,有这样的活色生香,有这样的活力、动力和魅力,让城市消费升级、经济腾飞,让城市治理精细、服务到位,让城市品质提升、幸福回归。

融合产业新模式 拓展消费新蓝海

随着夜间经济的数次迭代升级,从1.0版本相对单一的餐饮和购物功能,到2.0版本娱乐、观光功能的迅速成长,再到目前3.0版本展演、体验业态的涌现,城市夜经济的功能不断丰富,不同功能间的协同与联动也越来越多。例如,首次在亚洲展出的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则就是非常典型的元宇宙应用场景案例。在消费场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之外,政府部门在政策导向上也推陈出新,据王区长介绍上海已推出夜间CEO,通过引导、管理使得夜经济的高品质发展得到保障。

从最初的买衣买食到现在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夜经济的崛起,着实为城市消费升级提供了有效助力,为刺激城市经济、带动城市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在未来,夜间经济还会带来怎样的突破呢?

在这晚风沉醉的夜晚,从繁重的日常中短暂地抽离,走进入夜的上海,走进东方卫视6月5日晚22:45《来点财经范儿》。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