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焦点】招商宏观:财政政策的空间
核心观点
1-4月经济数据显示,在经历一季度短暂的需求释放带来的修复后,4月以来宏观经济仍处于修复探底阶段。5月生产高频数据表现不佳,消费有所回落,金融高频数据显示信贷需求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出现了很多对于政策的期待讨论,尤其是关于财政政策。
在两会时提出不要“大干快上”、政治局会议未有新增政策的背景下,以及5月以来专项债发行速度也配合进行了一定降速,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将发挥作用。在全年经济增速预计达到5.0%以上的大背景下,财政政策较大可能维持逆周期调节,但若三季度经济仍在探底,不排除在7月政治局会议后出台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准财政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相关资料图)
正文
今年两会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同时,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合理增加和优化支出上再下功夫,注重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等协同发力,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一、短期来看,“加力”和“提效”
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一是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赤字率按3%安排,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财政赤字38800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31600亿元,增加51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与上年持平。二是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0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支持地方正常融资需求。三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0625亿元、增长3.6%(剔除一次性安排的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后增长7.9%)。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87125.71亿元,增长7.6%;专项转移支付(包含中央预算内投资)8499.29亿元,增长11.6%。此外,一次性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5000亿元。
提效主要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一是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积极支持科技攻关、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基本民生、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中央本级支出优先保障中央储备支出、中央国债发行付息支出等刚性和重点支出,中央部门支出在连续多年严格控制基础上按总体持平安排。二是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全面评估分析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政策措施,考虑当前经济发展中企业实际需求,强化年度间政策衔接,分类采取延续、优化、调整、加强等举措,防止出现政策断档或急转弯。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体现重点导向,突出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三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强化预算执行监控,切实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好、用在刀刃上。
1-4月经济数据显示,在经历一季度短暂的需求释放带来的修复后,4月以来宏观经济仍处于修复探底阶段。5月生产高频数据表现不佳,消费有所回落,金融高频数据显示信贷需求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出现了很多对于政策的期待讨论,尤其是关于财政政策。我们认为,在两会时提出不要“大干快上”、政治局会议未有新增政策的背景下,以及5月以来专项债发行速度也配合进行了一定降速,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将发挥作用。在全年经济增速预计达到5.0%以上的大背景下,财政政策较大可能维持逆周期调节,但若三季度经济仍在探底,不排除在7月政治局会议后出台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准财政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二、长期来看,土地财政收入下滑,财政收入来源需补充
中国财政“第二本账”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构成主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2017年以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例长期高至90%。
2022年,随着我国房地产销售端疲软,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全国土地市场成交建筑面积为14.44亿平方米,成交金额4.73万亿,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7%、31%,土地出让金从高峰的8.7万亿下降了约3万亿规模。2023年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825亿元,同比下降21.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6.1%;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9920亿元,同比下降23.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728亿元,同比下降27%。
中长期来看,伴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人口比例上升,后房地产时代,土地财政问题很大可能继续。作为“第二本账”重要支柱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可能在中长期维持增速持续下行的状态,由此带来的财政缺口,长期来看,需要一些可持续方法补充。
(1)第一本账:税收收入扩大需开拓税源税种,非税收入提升需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对于税收收入而言,地方政府需加强经济税源培育,夯实税源基础、优化税源结构:①着重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涵养税源。落实小微企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②扶持产业转型,提高单位亩产税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及其它新兴产业发展。落实人才特别是科技型人才等扶持政策。③着重扶持地方税源丰裕的产业行业发展,做大地方税源。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发展现代物流、旅游、金融、现代商贸、商务、信息等行业。同时,通过国别比较,当前国内税源和税种的扩大仍有进一步空间:④改革土地增值税制度,政府对土地交易中的大幅度增值部分征收适当比例的土地增值税,用于补充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⑤开征房地产税,缓解财政收入压力。⑥开征数字要素相关税收、遗产税、增加个人捐赠等等。
对于非税收入而言,罚没收入等不具备可持续性,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可以期待。2022年,财政部将“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18100亿元”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充了部分财政缺口。未来看,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有望继续补充财政收入缺口。
(2)第三本账: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提升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根据国有企业上年实现净利润一定比例收取,同时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安排相关支出。
2022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688.6亿元,为预算的110.9%,增长10%,主要是2021年国有企业利润高于预期。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395.32亿元,完成预算的96.5%,增长29.5%,主要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支出增加。
根据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358.4亿元,下降5.8%。加上上年结转收入275.41亿元,收入总量为5633.81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468.81亿元,增长2.2%。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165亿元。
整体来看,虽然当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地方财政中占比一般较小,但未来随着国有企业利润的提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也将会有可观的表现,从而对财政收入缺口以作补充。
风险提示:
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行,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2022年,我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万,排名第六|环球百事通
- 【独家焦点】招商宏观:财政政策的空间
- 2022年省会城市GDP排名:广州第一无争议 环球新要闻
- “长三角十年富贵,是真的吗?”
- 什么让宁波和金华成为人口增长的热门城市?
- 我在少林做义工丨我眼中的少林|今日热讯
- 世界焦点!2022年省会城市人均GDP前十排行榜:南京称霸,中部...
- 谢逸枫:托底中国经济稳增长政策将很快出台!
- 每日聚焦:严格来说,网红经济支撑不了国民经济,甚至还会起...
- 全球百事通!惠誉:美国信用评级仍将处于负面观察状态
- 仙剑奇侠传5单机破解版_仙剑奇侠传五破解补丁
- 高考倒计时!这份全国通用的考前须知请查收|环球关注
- 环球热文:A牌GDp大排名揭晓,你知道你所在的省会城市排名吗?
- 联合国官员:中国在打击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走私方面卓有成效
- 人口普查数据有作假吗?这种方法可以知道_世界热讯
- 贵州哪几个城市,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是倒挂的?为什么?
- 灵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_关于灵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介绍
- 3个现象明显了,经济会复苏了!“好日子”要来了?
- 海参崴对华开放,中国东北迎来哪些机遇?|全球快消息
- 海参崴对华开放,中国东北迎来哪些机遇?_天天报资讯
- 高温经济推高新茶饮消费 奈雪的茶“六一”销量环比大涨150%-...
- 新一线?统计局认证的一线只有北上广深!为啥天天还要和沈阳比?
- 国产榴莲将收获!什么时候能买到?口感如何?_全球滚动
- 股票的年线是多少天线(如何看股票的年线)
- 手机来电彩铃怎么开通_彩铃怎么开通
- 【数说经济】抓住恢复和扩大需求这个关键_天天短讯
- 制造业PMI数据背离 凸显经济复苏结构性分化
- 世界热文:全球规模最大自贸区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 夏日用电高峰将至叠加煤价回落 火电板块修复预期较强 世界热闻
- 新华全媒+ | RCEP全面生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 新一线城市现状:成都稳居第一,重庆杭州难分伯仲,昆明再度回归
- (新华全媒+)RCEP全面生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 国家发改系统权威专家看经济|消费恢复向好态势稳 经济回升...
- 跨境市场有哪些新机遇?跨境平台企业相聚这场峰会共同探索 ...
- 观热点:现在经济到底好不好,问问物流公司和大货司机,你就...
- 让孩子的创作“被看见”!这所学校把画展开进深圳中心书城 ...
- 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_飞入寻常百姓家
- 合同单方面可以解除吗 世界独家
- 上柴股份发电机有限公司_上柴股份发电机
- 45亿!又见房企启动定增融资,要干这些事!
- 21深度|40元芯片叫价3676元 德州仪器芯片缘何陷入价格剧变?
- 购买主体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承接主体的融资行为提供担保(购买...
- 泰禾:公司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 将被终止上市|全球快资讯
- 儿童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怎么治疗_儿童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全球头条
- 消息!三部门:金融消费者反映信访、举报、投诉事项的渠道等...
- 又一车企面临退市!市值蒸发98% 美国新造车也是一地鸡毛 环...
- 多地5月用电负荷突破历史峰值,全力备战迎峰度夏保供“大考”
- 奥巴马时期美财政部顾问:三年多来首次赴华 ,我看到“中国...
- 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7月初举行,构建数字经济“朋友圈”
- 环球快看:RCEP全面生效,助力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 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
- 【环球热闻】深圳市基础教育布局专项规划面向社会征询意见
- 环球观点:深职院斩获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3项特等奖
- 六个“新”!南外集团大冲学校心理活动月点燃学子生命力 天...
- 人口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名义GDP与未来预期的差异
- 每日观点:息肉是如何产生的原因(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 浪潮云洲聚焦跨境数字贸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 南北双雄对决,谁是工业第五强省?
- 今日聚焦!我为企业找市场 | 福田区举办RCEP政策解读暨产业...
- 证监会同意民爆光电IPO注册 快资讯
- 当前速讯:广州发布2022年清洁生产白皮书:单位GDP能耗为全国...
- 信心中国·2023消费升级高峰论坛丨嘉宾金句海报集锦
- 世界播报: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PMI继续回落,经济刺激政策已是...
- 热销新能源SUV,Model Y这款车到底怎么样? 环球观天下
- 镭神智能获评“深圳市潜在科技独角兽企业”
- 焦点短讯!纵意花间
- 全国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这是什么信号? 微速讯
- 【世界速看料】《魔兽世界》9年老编剧被暴雪开除!只因台词被...
- “六一新政”前后体验香港线下数字资产交易:新增实名认证
- 天天快资讯:缓解夏季电力供应紧张!小桔能源助力深圳新型能...
- 每日快讯!威观宁夏:银川是时候从三线城市往二线城市跨越了吧...
- 中国乳业找到了久违的增长故事
- 群雄逐鹿,苹果三星谷歌竞相发力虚拟现实设备?!
- 世界百事通!微信香港钱包助力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 彩山微电子完成Pre-A轮融资,欣柯资本领投-当前快报
- 现制酸奶爆火,能不能做、怎么做? 世界观速讯
- 通用型细胞疗法公司「优赛诺生物」完成1.5亿元A+轮融资 热点聚焦
- 起风了,今年消费风向大变样,“报复性”消费成笑话,该反思...
- 【环球播资讯】第二批央企总部疏解启动,从北京迁往哪里?
- “中国又回来了”
- 【全球聚看点】唯品会618开幕盛典启动:深度折扣带动消费热潮...
- 环球聚焦:陈彦斌: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 珍爱网参与《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制定研讨会
- 看热讯:深港两地金融加速融合 “跨境理财通”账户2.4万个
- 最新!武汉13个区排名公布 速讯
- 信用卡逾期是怎么回事?信用卡逾期多久会被起诉?
- 信用卡逾期记录多久会消除?协商还款影响征信吗?
- 天天消息!央行北京营管部:金融机构要加强对高发征信合规问...
- 协商还款银行不同意有什么办法?信用卡逾期怎么办理停息挂账?
- 停息挂账对自己有什么影响?逾期怎么办理停息挂账?
- 延期还款和停息挂账哪个更好?延期还款算逾期吗?
- 停息挂账和逾期哪个影响大?银行会同意停息挂账吗?
- 停息挂账一般怎么收费?停息挂账后终生有污点吗?
- 房贷逾期了怎么消除征信记录?怎么跟银行沟通消除逾期?
- 房贷不小心逾期了一天会怎样?房贷逾期几天上征信?
- 房贷逾期一天罚息是多少?房贷逾期多久会被起诉?
- 前沿热点:中物联:5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1.3% 环比下降2.4个百分点
- 关注:收藏!一文读懂2023年珠海市发展现状(经济篇):2022年G...
- 呼中区统计局开展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培训会-今日看点
- FPGA芯片公司「芯璐科技」完成3000万种子轮融资 每日热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