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中国吸引力十强城市:地级市苏州排第7,重庆成都开始两极分化?|天天观速讯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才的价值日益凸显。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各个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吸引优秀人才已成为城市间竞争的重要一环。

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和长沙。其中北京人才吸引力拔得头筹。近年来,由于严格的人口控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北京人才净流入率逐年下降,直至2020年才有所回升,并在2021年继续创下新高,而这背后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最高而且2021年人才引进政策放宽。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年我国人均月收入、人均年收入30强城市排行榜》统计数据,北京的收入水平最高,人均月收入21554元,人均年收入258648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位。


(相关资料图)

从人才引进政策的角度来看,北京力度也比较大。2021年,北京市人社局发布的《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在放宽年龄和门槛的条件下,不占引进指标的毕业生范围增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符合一定条件可直接办理落户。

上海人才吸引力位居第二。2021年,上海取代天津,成为北京人才外流的第一目标城市,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深圳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三位,近两年来,深圳出现了明显的人才集聚,主要是由于其经济发展速度快、创新发展水平高,但是由于人口承载力有限,近年也开始控制人口有序增长。

广州之所以在人才吸引方面排名第四,是因为其经济发展速度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最值得注意的是,苏州作为唯一的地级市,凭借其自身的经济实力,高居了榜单第七位。

反观省会南京,作为华东地区的老牌强市,在吸引力方面却表现得中规中矩。最新榜单中,南京的吸引力位居第八,低于杭州和苏州。但不可否认的是,南京的经济正在逐步复苏。近十几年来,南京的经济规模已一路超过了宁波、无锡,如今已强势跻身了全国十强。

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战略定位,东部城市人才持续集聚,共有7个城市上榜,中部有武汉和长沙上榜,而西部仅有成都榜上有名。

先来看武汉。疫情过后,武汉大力发展经济。2022年,武汉的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89万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八。随着武汉经济的强劲反弹,人口持续回流,人们从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回流。

再来看长沙。如果单纯从城市地位来看,长沙不如重庆、郑州、西安,甚至不如宁波、厦门,那么为什么长沙在人才吸引力排行榜上能排进前十呢?事实上,除了就业,人口流动也与房价密切相关,而低房价是长沙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数据,长沙的房价在全国24个万亿城市中排名最后,甚至低于东部沿海很多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对于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长沙的房价确实很有吸引力。相比之下,如果你在北京、上海或深圳工作一辈子,可能自己都买不起一套房。

最后再来看西部唯一入围前十的城市成都。榜单显示,成都的人才吸引力排名第六,这主要得益于其积极的经济发展、发达的创新产业。成都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核心地位突出且引领带动辐射作用逐步提升。

2021年,成都常住人口和GDP占都市圈比重均显著高于横向对比其他8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占比水平,都市圈强中心特征明显。相信随着未来的发展,成都可以继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线做好走廊经济。

看完这份榜单后,有网友提出疑问,在吸引力方面,重庆和成都开始两极分化了吗?榜单显示,成都的吸引力排名第六,而重庆则排在15名之后。重庆和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两个核心城市,在综合实力和吸引力方面应该不相上下,为什么这份榜单上排名相差这么多?

其实,很多商业性的榜单必然会有自己的分析误差。无论是综合性榜单还是吸引力榜单,最终都是由各个数据加权计算而成。而每个指标的权重高低,或者引入哪些指标,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人为的主观因素。当然,从整份榜单来看,还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

总的来说,这份榜单反映了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的现状,也显示了每个城市在人才竞争中的优势和特点。未来,随着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城市在政策、产业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也将不断加大。面对这一趋势,各城市需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商媒体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