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全球新消息丨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宏观政策期待不可太高,扩内需促改革或可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资料图】

按照惯例,一季度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此次会议将重点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并为今年后三个季度宏观政策定下基调。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略超出市场预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解读一季度经济时表示,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还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世界经济增长趋缓态势明显,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向好,但需求不足的制约依然明显,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回升基础还需要巩固。

“研判一季度经济形势,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绝对不能忘却的一点,虽然我们现在必须拼经济,但绝不会、也不能走老路;二是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总是对于扩张的政策力度期待比较高,但从今年的实际政策可以看出,和期待有差距,如果大家认为今年后三个季度仍有政策潜力可挖,建议先把宏观政策配置格局以及背后的道理搞清楚。”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3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特邀宏观专家祝宝良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政策应以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宏观经济政策从保市场主体转向拉动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精准有力,以稳定需求;同时借鉴两轮应对通缩的办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包括户籍制度和土地改革、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金融和财税改革等。

《报告》提出的五项政策建议之首为用市场化改革的办法解决结构性问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减少政府干预。

提振企业主体信心

《报告》认为,一季度经济恢复总体好于预期,但需求端内生动能仍然不足,供给端产能过剩风险显现,金融风险尚未完全出清,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通缩隐忧。

具体在五个方面:一是消费反弹的持续性有待观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二是微观主体信心仍然偏弱,民企投资积极性不够高;三是美联储难以转向降息,下半年净出口贡献或明显弱化;四是房地产、中小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风险交织,尚未出清;五是供给端出现产能过剩迹象,结构性通缩风险隐现。

“去年以来,在各地房贷利率大幅调降的背景下,居民储蓄倾向却趋于上升,导致M2增速相对于M1增速大幅上行,并没有出现过去低利率环境下主动加杠杆的局面。”《报告》称,一季度信贷、社融数据虽表现较好,但更多是建筑业企业在地产“保交楼”、基建稳增长背景下的外生性加杠杆行为,并非企业主体内生性展望乐观后的加杠杆动机。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表示,从一季度经济结构来看,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经济生产生活也恢复常态,“未来的经济增长应该更多地逐步从靠宏观政策加持的稳增长向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变化。”

“去年的政策力度已经非常大了,今年只需要维持住去年确定的宏观政策力度,为经济复苏和持续好转提供支撑。”毕吉耀认为,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如果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宏观政策支持必须转向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使得企业能够自发地扩大投资、增加生产;另一方面是如何做好政策落实,如前几天召开的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看看相关部门具体出台哪些政策措施。

《报告》也提出,要用市场化改革的办法解决结构性问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减少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平等对待国企、民企的要求落实下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民企信心,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更多发挥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的功能。”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报告》在政策建议方面提出还要多措并举促进居民消费;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重点改善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财政政策今年仍需保障必要支出强度,但发力方向宜更多凸显结构性。过去三年疫情期间,我国城市低保人数却大幅下降,城镇居民转移净收入与整体收入同步变化,未发挥较好的逆周期调节效果。这也是2022年以来本应受疫情冲击较小的必需品消费增速中枢也大幅下行的原因。”《报告》认为,今年可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提高低保标准等优化收入分配的政策,重点稳定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北京大学国发院特约研究员许宪春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过去三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低于GDP增速,今年一季度也低于GDP增速,“所以从收入角度看,还不是很乐观,消费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也认为,对于经济复苏的高度、可持续性,还是要回到传统的经济周期,传统经济周期第一步是消费反弹,消费能否起来得有收入增长,而收入增长要靠就业,就业增加要靠经济活动提升,即回到传统的经济周期投资。

“当前年轻人失业率比较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比较慢,这些对消费限制的影响比较大。”彭文生表示,收入和就业的增长,政策应该发挥重要角色,即使不直接发钱,可以做的也很多,比如社会保障,改善教育、医疗、科技研发等,这些钱花出去,既促进当前的消费,又改善长远的经济增长,“这实际上是新供给侧改革,短期的消费和长远经济增长结合起来。”

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16岁-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9.6%;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申万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屠强也表示,比较期待对于中低收入群体人群的政策呵护,“去年以来,必需品消费增速大幅度下行,因为中低收入群体有明显的影响,今年要稳消费,除了要稳服务消费,也要稳商品消费,而这其中必需品消费是无法逃避的问题。”

《报告》还提出,要统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包括降低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缓解息差压力,进而缓和中小银行资本金补充压力,支持实体经济信用扩张等。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