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从“三重压力”到“呈现恢复向好态势”,经济判断可以更为乐观?丨宏观经济

文/《清华金融评论》内容总监丁开艳、实习编辑周茗一

4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总第100次)例会在北京召开,对于经济形势判断中删除了自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通稿一直保留的“三重压力”表述,转变为“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随后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从各项信号来看,对经济判断逐渐恢复乐观。

从“三重压力”到“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资料图】

4月15日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

2022年第四季度会议的表述则是,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对比发现,自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通稿开始提及的“三重压力”,并且之后在各季度的例会通稿中均被提及的表述已经删除。

同时,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会议指出,要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经济判断可以更为乐观?

就在央行办公例会删除“三重压力”表述之后,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比2022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认为,一季度,央行删除“三重压力”的描述,指出“国内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更为乐观。

今年以来,伴随疫情冲击消退、生产生活场景加快修复,各地稳经济力度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向好走势,“三重压力”的描述也适时退出。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政策方面,目前似处于疫后经济的观察期,“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大兴调查研究”等政策方向明确。

此外,历史可见,当经济同比增速由于低基数扰动而高企时,即使环比边际走弱,政策往往也不急于发力。政策利率仍将稳定,信贷投放高位趋缓。财政前置但节奏更趋均衡,或为下半年留些空间。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国内需求逐步扩大,消费较快恢复,进出口增幅较大。生产供给加快恢复,服务业复苏强势,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快。

整体社会预期得到显著改善,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1.9%、58.2%,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产需两端持续扩张,市场预期稳定向好。

从市场的角度看最新经济数据表现,已经超越预期。具体从3月份数据出发,当前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态势,用“温和复苏”一词会是比较中性的判断。

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如何发力?

尽管央行仍强调“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并提出“着力支持扩大内需、继续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等表述,这意味着在经济回升向好的同时,结构仍存隐忧。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分析认为,下一步,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同时市场信心的进一步回升,再加上市场主体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消费的复苏将会比供给的复苏更快一些。

温彬也认为,后续政策仍将注重通过综合施力来释放消费潜力,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大宗消费品、社会服务消费等重点领域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加强大宗消费金融场景建设,稳定增加汽车、家电、住房家居等大宗消费,拓展文旅体消费,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

总的来说,巩固拓展经济恢复向好态势,要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展望全年,我国经济将呈现增长加快、物价稳定、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态势,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

本文编辑:丁开艳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