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中国人口预测:若不搬走这三座大山,人口数量在2056年被美国超越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资料图片)

很多人说,低生育率是欧美国家的通病,一个国家越发达,生育率也就越低。

可实际上2022年我国生育率排在全球倒5,未来出生人口数还可能被美国超越。

压低生育率的,与其说是经济,不如说是教育、医疗以及房价这“三座大山”。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又该如何解决生育率的问题呢?

一 、教育为何会压低生育率?

压低生育率的第一座大山是教育,准确来说,是教育成本和教育水平两大方面。

根据2017年我国国家卫计委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7.4%的育龄妇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

从怀孕到将一个孩子抚育到17岁,要花多少钱呢?

2022年中国育儿成本报告给出的答案是48.5万元,其中6到17岁是花费最多的,期间加起来一共占到了总成本的60%以上。

这段时间,恰好是孩子上学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教育成本”。

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已经全面铺开,但是各种兴趣班和辅导班仍然耗费不少。

有关这一点,从上述报告的另一块中我们也能得到明证——

在一个孩子0到17岁的成长过程中,3到5岁是养育成本最高的阶段,平均每年要耗费3.3万元,而0到2岁平均每年只要2万元。

这多出来的1.3万元,无非是投入到了各种“早教”,有些家庭觉得无法承担这部分支出,自然就不愿意再生育孩子。

除了“教育成本”之外,“教育水平”也是压低生育率的一大要素。

前不久《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名为“A school for small families ”。

其中就点出,教育缩短了女性的生育时间,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思想比较蒙昧的时候,女性的教育方面普遍不受到重视,她们的生育时间从14、15岁就已经正式开始;

如今的女性在完成大学课程后,就已经22、23岁,再找找工作生育时间更晚。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韩国和意大利,这两国女性首胎的平均年龄都超过30岁。

我们国家也不遑多让,2000年平均是26岁,2017年就已经涨到了29岁……

生育时间晚是生育率被拉低的一个因素,而更重要的是教育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为什么过去很多国家的生育率能够达到6和7,人口不断爆发增长?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性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无法全面的实现自身价值,在不生育或生育少的情况下会受到社会压力乃至于歧视。

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获得了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社会对女性的评价变得更加多元与包容。

而且女性的自我认知也更加清晰,她们可以自己决定是否生孩子。

关于教育水平这一块我们无需多说,要想提高生育率还得从教育成本方面努力,我国最新的双减政策,对此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 、医疗为何会拉低生育率?

谈到医疗拉低生育率,很多人可能不服气。

因为医疗水平的进步能够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还能帮助女性避开死亡或无法生育的情况。

这么一看,医疗进步应该会提高生育率才对,为何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呢?

有关一点,我们可以从孟加拉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看出。

根据调查显示,一个孟加拉家庭中,如果没有孩子死亡,平均会生2.6个孩子;如果有孩子死亡,则平均会出生6.2个孩子;

如果孩子的死亡率再拔高,出现三个孩子死亡的情况,则会生8.3个孩子……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一些疾病爆发率比较高的地区。

越是卫生条件不好,人们觉得自己可能会得病或者死亡,就越是会选择尽早结婚生子,生更多的孩子。

反之,如果人们不受疾病或死亡的困扰,生育时间将会被延后,生育率会下降。

这和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生育时间被延后是一个道理。

因为医疗水平进步,导致生育率被拉低的情况,同样属于“不可控因素”,无需太过在意。

除了这个不可控因素,医疗拉低生育率的情况还存在一个可控因素,医疗成本。

从近几年的人均消费支出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医疗保健在其中占了不小比例。

尽管国家已经尽力扩大了医保的保障范围,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还是有的。

再加上当今社会有很多“4+2+1”的家庭,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动辄生一次病,就可能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自然没有生育欲望。

在健康状态下,人们很容易忽略医疗的影响,但实际上生育中医疗耗费是很高的。

比如说孕妇需要进行检查、测量和化验,孩子也时常需要检查。

这一来一去,就给孕妇乃至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增加了“厌生”情绪。

我国政府也早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致力于降低医疗成本,减缓生育率下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不过,单想利用这一点停止生育率下跌也是不现实的。

倒是反过来,医疗产业进一步商业化,医疗成本再度拉高,肯定会对生育率的下跌起到加速作用,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从医疗方面着手。

聊完了医疗对生育的影响,接下来咱们再聊聊房价,实际上很多人也将其视作拉低生育率的最重要因素,毕竟“有房才能有家”。

若是买不起房子,连个家都没有,又谈什么生孩子、拉高生育率呢?

三 、房价为何会拉低生育率

从2015年来,我国的房价迎来了一波暴涨。

与之相对出生人口数量在不断下跌,从当初的1883万一路跌破1200万大关,这很难不让人们想象其中的关联。

实际上,世界各地的学者早就意识到了房价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说过:

“家庭收入增长,能够大幅提高居民生育愿望,因为房价影响比重降低了。”

全球知名的经济学家西蒙,也曾特意找来美国1940至2000年间住房租金数据,以此对生育率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与加里基本一致。

当然,这并不是说房价上涨生育率一定会下降,房价下跌生育率一定会增高。

像澳大利亚房价跌过不少次,也便宜得很,但是生育率还是十分堪忧。

因为房价的高低并不直接影响生育,而只是存在一定相关性,并且在不同国家、不同局面下,相关性的强弱也有很大的差异。

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收入低、房价也低的地区。

这些地方房价和生育率的相关性就很弱,与其再考虑降低房价,不如直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还有一些收入高、房价也高的地区,房价也不是决定生育率的最重要因素。

那么房价和生育率相关性最强的地方在哪里?

答案是在那些收入不够高,但是房价虚高的地区,把这些地方的房价降下来,才能最高效的抬升生育率。

有一个专业名词叫“房价收入比”,指的是当地住房价格和居民年收入的比值。

按照国际惯例,比值在3到6之间,一般都可以视作合理。

如果比值在6到10之间,则证明房价偏高,如果比值超过10,就有很大影响了。

像东京、纽约这类世界大城市,房价收入比也就勉强超过10。

可是根据2020年百城房价报告显示,我国有71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在10以上。

另外,还有8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在20以上,5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在30以上。

位居榜首的深圳更是离谱,房价收入比达到了惊人的48.1。

这个房价收入比是什么概念呢?

一个年收入达到深圳均值的人,要在深圳工作48年,不吃不喝才能供一套房子。

在这种高房价的压力下,人们没有太强的生育意愿也不难理解。

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都在下降,这或许会抑制生育率下降的热潮。

不过,如果想要扭转颓势,逐步拉升生育率,我们还得在经济发展上“做文章”。

毕竟,就连国内的贷款也基本上都是以房价作为锚定物的。

房价如果在短期内下跌太多,经济不景气或许又会伴随着一同到来,这就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

总的来说,“教育”、“医疗”以及“房价”是压在生育率之上的三座大山,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生育率下跌的问题恐怕很难得到改善。

不过我们也绝不能因此认为,这三座大山就是困难的全部,还有观念上的因素以及政策上的影响,都会引起生育率的浮动。

不过归根到底,最重要的还是经济问题,大家觉得“亏了”,自然不愿生孩子。

四 、原因、影响及解决办法

有人曾说,“随着时代发展,孩子已经成为了家庭的负资产”。

这话乍听之下有些荒诞,可细细思量,再结合以前的情况来看还真有几分道理。

过去养育孩子的成本很低,一般将孩子养到六七岁就有基本的产出能力,比如说做家务或者带带弟妹等等。

此后,这段时间过去,养育成本没有太大变化,但孩子的产出能力却日益增强。

哪怕是随着时代发展,孩子养育成本逐年增高,但整体来说还是回报大于产出。

因此,人们对生育并不抵触,生育率也还可以。

可随着时代再度发展,随着养育孩子的成本和门槛越来越高,养育孩子就变成了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

久而久之,生育率的降低就变得越来越常见。

也有人说,我国人口基数大,但是整体资源有限,纵然现在生育率低,也不见得是坏事,等到时候有需要了再将人口数量控制住不就行了吗?

这种想法绝对要不得,生育率降低是一个指数性问题,且这个指数会越来越大。

如果当下不加以控制,等到出现问题再来控制就晚了。

此外,我国人口数量虽多,但是人口结构却不那么完善。

从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一家生七八个,到后来计划生育,再到如今放开二胎,不同年龄段人数不同。

那么问题来了,低生育率究竟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呢?

首先是直接影响,也就是人口减少以及人口老龄化。

在当前经济条件下,普遍认为生育率保持在2.1,才能保障人口长期持平。

而如果我们一直维持在1左右的情况下,2056年出生人口数量就会被美国超越。

另外,国际上一般将15到64岁的人口列为劳动人口,像儿童和老年人都属于非劳动人口。

当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时,人口老龄化社会就到来了,到时候社会经济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

除了以上两点直接影响外,低生育率还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说阻碍社会创新,养不活“规模经济”等等。

毕竟人类的体能巅峰在20到40岁,一旦步入老龄化社会,再想维持高速创新就很难了,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到了90年代,基本上没有诞生过什么亮眼的高新技术和产业,很多高新技术都逐步落后于中美。

还有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附加值都要远远高于农业,而这类产业的需求量越多,生产和推广的成本也就越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

一旦人口减少,或者社会变化工业和服务业的需求量降低,原先的规模经济就很难维持了,更不用说再反过来促进技术创新。

由此可见,适当提高生育率,保持健康的人口结构是何等重要。

不过这急不得,如果贸然采用错误的方法,非但不会有效果,反倒会引来大众的抵触。

当年韩国为了鼓励生育,甚至特意搞了一份“生育地图”,结果遭到公众反感,国家生育率不升反降,引得各国吸取教训。

要想提高生育率,还是得循序渐进,慢慢地翻开拉低生育率的三座大山,也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向之努力,这一天不会太过遥远。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