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每日讯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城镇收缩态势会越来越明显,如何做好选择?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中国城市发展,聊聊黄汉城的《中国城市大洗牌——未来三十年国人生存指南》。这本书出版于2019年年底,现在用回看印证的方式品味,更有一番滋味:

一、以前的自己总是埋头工作,只关注所在城市甚至只关心身边所及的变化,从没有看过或想过中国各城市的发展格局会是怎样。

而看到这本书后就有视野被打开的感觉,有一种读书真好的感觉!


(相关资料图)

北京,对标华盛顿,严格纾解非首都功能,定位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将通州作为副中心,雄安作为副首都,未来,北京的金融和科技等领域的人才可能会南下;

上海,对标东京,将成为经济和金融中心,以其核心的打造长三角城市群,昆山,嘉兴,太仓作为卫星城;

广州+深圳,对标硅谷,将成为创新中心,大湾区有明显的互补性,香港(金融)+广州(贸易)+深圳(科技创新)+澳门(娱乐)+东莞和佛山(加工制造)=协同发展,这是未来最头部的三个一线城市。

之前的城市化过程中,发展小城市,让农民就近进城的策略,大概率失败,而目前城市化的策略是推进省会城市发展,所以这几年各省会城市纷纷放开了落户门槛,从限制人口流动,变成了鼓励各省会城市拉人头。

能留住人口是基于该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人民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自然才能留下生根发芽,抢人政策的核心抓手是产业发展。

二、刚毕业时,非常羡慕回家乡的同学,生活和工作压力比在省会城市小很多,且还有些庆幸自己没去北上广深打拼,毕竟即使是租房子也能租到间更好的房子。

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城镇的收缩态势会越来越明显(比较知名的案例就是鹤岗几万一套的房子,及其背后的无奈):

首先省会城市为了代表本省去跟外省抢夺人才和资源,要把省会做大做强的话,整个省的资源就只能向省会倾斜,省会城市对本省的人才和资源就会形成吸收效应;

其次,因为缺乏相关的配套、人才、资源和政策,所以投资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小,投1块钱,GDP产生1块钱,不投资就没有GDP的产生,国资委省属企业都会出现暴雷,所以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债务也不小,其财政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其三,随着人口流出和坚持房住不炒的楼市政策收紧,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也大幅下降,地方越没钱,就越难将地方经济向上带动。

看到这里,我觉得没有回家乡可能是当年做对的一件事,而同时没有去北上广深也是当年做错的一件事。

个人的事业在一线城市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自己的后代也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和发展得更好。

感谢这个互联网时代,即便我没有在北京,但也能遇到老齐这样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带领下,每天都能坚持学习和读书,使得自己的头脑能跟上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生活的人。

请您点击一下关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