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金 > 正文

拿什么拼经济:目前最直接压力是什么?能怎么拼? 当前滚动

压力总是有的,任何经济体都会有它特定的压力,在这种意义上,要敢于正视压力,面对压力,而不是天天去做解释学的功夫,努力去说明:我们没什么压力,一切都在可控中。青年失业率高,大家在周围的个人感受与宏大的数据不太相符,就解释说,失业是指一周内工作时间不到一小时的人,这种解释的意义是什么?

不如摊开问题,面对问题,如果你不能解决,那就问一个为什么?

我们当前的经济有什么压力?


(资料图)

当然是三重压力。

经济的三重压力是去年提出来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现在又过了一年,情况如何?真正的压力是什么?

需求没有进一步收缩

没有进一步收缩,这是好;如果进一步收缩,那就不是拼经济了,是要拼活命了。

没有进一步收缩,但是,也没有重新扩张,那还是不好,因为我们期待的不是安静地等待着命运的一击,而是要重振中国制造,在战鼓声中,实现经济的快速复苏,作为对二十大的一个印证:我们是否将居民收入的占比提高到了50%以上?我们是否将财政支出的70%用于民生?这些铿锵的口号是不是在稳步地落实?

所以,没有扩张,别不好意思说,那就是不好。

供给冲击最终在卡脖子

全球经济衰退,供给冲击的压力已经不是来自市场本身,而是以美利坚为首的西方强国的去中国化,比如在芯片上卡脖子;那就不是一个短期能解决的问题,唯有创新突围。

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经济的考验,国内的学者们很想去淡化它的影响,林毅夫说,如果中国动员起来,快则一年,慢则两三年完全可以结束科技上卡脖子的问题,这很可能是一个非经济学的错误。创新是一个长跑,是马拉松,它完全不是一个下动员令的问题,真正的创新也不仅仅是经济本身的问题,从基础教育,人性的自由,市场的宽松到巨大的投入,就说大飞机的研发到量产,一个安全测试就是八千个起降,这得多大勇气才敢说出一年就能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供给的冲击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供给了,它将是一个长期压力。

预期转弱不是信心问题

现在一谈预期转弱,就归结到民营企业的信心;一谈民营企业的信心,就归到社会上对民营的歧视,仿佛愚昧真的能阻止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问题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契合的问题,不在民情。

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说,预期没有那么差。

影响信心的是什么?是上层建筑影响了经济的结构,是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平衡问题。有人会说,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有什么资格谈平衡,这就是上层建筑的扭曲,经济的数据会告诉你什么叫资格,你玩口力,中国经济就会衰退,外国资本与民间资本就会退却,你的口力撑不起中国民生的蓝天,这就是现实。

在私有与公有并存的双重结构中,我们需要平衡什么?

要平衡的是同一个市场条件下的中性原则,如果有哪一个行业需要国家补贴,需要安全性的考虑,这个行业的国企就退出市场,用国力去支持;如果一定要参与到市场竞争,竞争就是竞争,竞争的原则必须公平,不然谈什么信心?国企只要参与市场竞争,那不管是公有与私有,都是在为财政打工,那就必须在同等的贷款条件、准入条件、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公平竞争,做不到这一点,民企根本不具有长期性,还谈什么预期?那就是自毁经济。

反之,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彻底淘汰那些靠消费国有财力的懒政、贪腐、无所作为的大企业,激活强大的国有资产的潜力,就不会出现北大姚洋所说的现象:一些大国企坐享其成地拿下项目,自己不作为,抽取利润转包给民企,用长期拖欠款去理财,这样的经济模式怎么可能腾飞?

所以预期转弱的压力,取决于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

我们能走出三重压力吗?

远景不敢想了,什么创新,什么深改,都不是一日之功,当下最大、最直接的压力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如果靠经济自身的内生力复苏,那就是一个漫漫长路;需求不足的本质是中低收入群体太庞大,收入不足,除非解决掉医疗、教育、养老的压力,让老百姓有余钱去消费,敢消费,才有可能重建平衡,回到经济的良性增长。

现在形势不能指望企业提高第一分配收入,唯有财政实现两会提出的将财政收入的70%用于民生。

什么叫70%用于民生?

不知道,搬去三座大山就足矣了。这个问题不解决,经济也难以快速复苏。

复苏之路将是一个长周期。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