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央行报告首提“缩减原则”和“稳健直觉”: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冉学东
央行在5月15日发布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第一次提到货币政策的“缩减原则”和“稳健直觉”,按照报告的表述,以上两个原则可能是近年来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一个基本思路,是疫情爆发和欧美发生通胀以来的央行货币政策的底层逻辑,也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宝贵经验和坚持的原则。
(资料图片)
央行指出:近几年,全球经济面临的超预期冲击较多,经济环境和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较大。在此情况下,人民银行对利率水平的把握可采取“缩减原则”(Attenuation Principle),符合“居中之道”,即决策时相对审慎,留出一定的回旋余地,适当向“稳健的直觉”靠拢。政策利率调整时,在考虑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基础上,向历史周期和全球各区域的平均值收敛,降低政策利率的波动。
这表明,缩减原则和稳健直觉实施的背景是近几年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国外超预期冲击较多,那么如何应对这样的环境呢,央行的策略是采取中国传统智慧:以静制动,出招审慎,不大起大落,后发制人。
所谓“缩减原则”由美国经济学家布雷纳德在1967年提出,其假设是在面临不确定的环境下,央行应对冲击时应比在没有不确定的情况下更为谨慎,采取的步骤也更小,反应不应过于激进。
而“稳健的直觉”则是央行行长易纲在4月4日参加中国金融论坛中提出的,这一直觉主要是国内历史周期和全球各区域的平均值,易纲提到这样的直觉可以“告诉我们周期过后的情形,使我们的政策具有前瞻性”,因此,“我们制定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立足本国的国情,从时间轴、国际视角看跨周期、跨区域的平均值。”这也就是所谓“适当向居中之道靠拢”,与中国传统智慧中的“中庸之道”暗合。
当然我们在领会和理解央行货币政策思维框架的时候,也不必跟既有的概念生硬的挂钩,因为所有的智慧都来自于实践,而最后的概念形成也只是事后的总结,以指导未来的实践。
用“缩减原则”和“稳健的直觉”可以解释新冠疫情爆发,全球总需求遭到重创,我国经济在短暂的下行后,率先复苏,尤其出口表现强劲。但同时欧美疫情持续恶化,经济发展遭到重创,供应链发生断裂,接着2022年春季发生俄乌战争,地缘政治恶化,以石油能源和粮食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加上前期美欧央行为拯救被疫情摧毁的经济,出台了诸多激进货币宽松政策,创纪录的全球通胀袭来,欧美央行为了稳定物价,又开始实施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大规模出台降息和缩表的政策,美联储连续加息10次,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最终加息500个基点,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几次过山车般的动荡,其中美国地区银行发生局部性危机。
在此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却显得相对保守。
比如,2018年全球主要央行连续加息,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仅在年初小幅上行 5个基点后即保持不变。2020年疫情爆发后,全球主要央行大幅降息至零利率水平,同期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20个基点后保持稳定,市场利率也一直保持在适当水平。2022年,全球主要央行持续大幅加息,我国央行以我为主,引导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行20个基点,带动市场利率下行。
这当然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周期正好跟欧美的错位有关,当欧美国家深陷疫情带来的危机之中时,我国却率先复苏;当欧美国家经济体强劲复苏,并出现通胀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央行坚持以上原则也与对美国地区银行发生危机的原因以及处置的经验教训有关。
央行认为,疫情期间,发达经济体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快速实施零利率,后续又因通胀高企而快速加息缩表,使商业银行在宽松阶段配置的低收益资产,需要在紧缩阶段用高利率负债平衡,造成较大亏损。这就是所谓货币政策上的大水漫灌和大起大落,导致地区银行出现危机。
当然关于美联储在此次货币政策周期中做的是否适当,还有一定的讨论空间,此轮通胀前期,美联储的通胀判断是否失误、激进加息是否力度过大?疫情初期,如果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弱于已经采取的政策,美国经济能否强劲复苏?如果当时美联储过早地实施了加息政策,美国经济会否过早地陷入衰退?如果美联储没有此后的连续激进加息,美国通胀是否如期回落?
再则,就美国地区银行的危机而言,美联储货币政策大起大落和银行业自身资产负债匹配和内部管理方面,到底哪一方面的责任更大,也是可以进一步讨论的。
至少从目前看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在变小,地区银行业危机的处置也是比较有效的,经济继续缓慢回落,还是比较符合预期的。
无论如何,我国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审慎。比如去年后半年就有许多人士预期的降息并没有到来,目前CPI已经连续几个月下行,4月CPI到了0.1%,央行仍然维持MLF利率已连续第9个月保持不变,这体现了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的定力:让子弹再飞一会。
从4月份以来房地产、消费和物价等方面看,国内经济修复动能有进一步放缓迹象,但央行可能对于总量政策进一步放松更加谨慎,需要更多的时间判断当前的压力是趋势性的还是暂时性的。当前央行更多强调依靠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来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传导,而不是许多观察人士所认为的降息。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承担 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通电话 创造更多合作成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排行
精彩推送
- 洛阳市立足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民营企业核...
- 世界最新:央行报告首提“缩减原则”和“稳健直觉”:让子弹...
- 天天热消息:不看不知道 中国-中亚五国经贸关系这么铁
- 每日热讯!2023年汽车行业22年及Q1业绩综述 新能源渗透率同比提升
- 又一巨头紧急宣布:裁撤,裁员
- 国家发改委回应4月制造业PMI降至临界点以下|最新资讯
- 房贷办过分期还能协商延期吗?房贷延期的办理要求是什么?
- 世界焦点!降薪、内卷之下,基金人的「骚动」与「蛰伏」
- 网贷有分期还能申请延期吗?网贷没有逾期能办延期吗?
- 每日时讯!国家统计局:4月份70城商品住宅售价环比整体涨幅回落
- 时讯:电子厂开始涨薪了
- 欠信用卡1万块怎么跟银行协商分期?欠信用卡1万块怎么处理好?
- 房贷3个月没有还能协商吗?房贷延期协商的流程是什么?
- 网贷逾期2万能协商延期吗?网贷逾期后有哪些解决办法?
- 小红书也要去餐饮业搞钱?
- 欠信用卡3万没钱还怎么办?信用卡欠款怎么协商停息挂账?
- 国家统计局:4月70城房价环比整体涨幅回落
- 天天热门:福建金投基金成立一周年
- 房贷逾期没能力还怎么处理?房贷逾期后怎么解决最明智?
- 网贷欠款没钱还怎么办?网贷欠10万还有哪些方法补救?
- 信用卡逾期了还能补救吗?信用卡无力还款最佳解决办法是什么?
- 房贷办理延期有哪些要求?房贷延期自己办要怎么做?
- 网贷延期要满足哪些要求?自己能跟平台谈网贷延期吗?
- 个性化分期办理的要求是什么?个性化分期怎么自己办理?
- 停息挂账要满足哪三个条件?停息挂账怎么跟银行协商?
- 北京:1-4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_每日速递
- 房贷延期办理技巧有哪些?关于房贷延期的法律规定介绍
- 网贷延期有哪些办理方法?网贷延期是每个平台都有吗?
- 信用卡停息挂账容易办吗?停息挂账办理是正规操作吗?
- 办理个性化分期的技巧有哪些?个性化分期是银行正规行为吗?
- 中消协:消费领域仍存四方面突出问题-全球今亮点
- 高质量推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当前焦点
- 国家发改委谈4月PMI回落:既有基数效应,也反映市场需求仍有不足
- 环球快资讯丨国家发改委:物价运行有望逐步恢复至近年平均水...
- 国家发改委谈4月PMI回落:既有基数效应,也反映市场需求仍有不足
- 2023年新财富500富人名单发布:深圳55人上榜,财富占比13% 每日快看
- 天天热门:你(不)知道的朝阳
- 外媒:消费成中国经济复苏最大亮点_天天即时看
- 全球讯息:对经济更加乐观,对货币政策更偏中性——2023年一...
- 河南平顶山市开展就业见习单位招募活动 最新快讯
- 联合国报告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率为5.3%
- 榜单里的佛山丨包揽冠亚军,五区入围全国百强区,制造业重镇...
- 【世界播资讯】新疆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82.7%
- 世界热议:你的ofo押金,可能请美国人免费喝了咖啡
- 虎牙发布2023年Q1财报:总收入达19.5亿元,Non-GAAP净利润855...
- 中低端手机都没上量国产芯片?
- 移动双万兆网络技术在湖南验证成功 焦点要闻
- 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消费大涨,钱去哪了? 天天观点
- 环球观速讯丨逸仙电商Q1毛利净利双提升 战略转型驱动业绩显著向好
- 车企法务部走向前台,动刀向谁? 世界看热讯
- 世界速看: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40篇_幼儿园教研课题有哪些
- 一季度天津重大项目引育成效显著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
- 王江另有任用;郭浩、李勇锋履新;湖北一游览车落水沉没致5死...
- 大城市人口膨胀结束?专家提醒→ 今日看点
- 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消费大涨,钱去哪了?
- 中信证券:消费总体仍在逐步修复过程中 复苏方向明确 建议...
- “国六b”即将落地,对车市影响几何?
- 三大运营商推5G套餐近四年,资费是否有所下降?网速如何?-环...
- 世界简讯:美团合作商是什么意思 合作商是什么意思
- Mysteel:宏观交易政策,而政策发力“不急一时”-快看
- 芜湖市长率队专题调研芜湖夜市经济发展情况
- 环球通讯!曹和平:中国经济稳健向好,这毫无疑问
- 【世界报资讯】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消费大涨,钱去哪了?
- 利率政策取向“居中之道” 留有余地做好“中长跑”准备_播资讯
- 青岛这两个项目获评2023年度全国首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 【世界聚看点】央行报告: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 世界热点!130万亿!存款,大幅增加!
- 热头条丨A股和中概股普跌,4月经济数据表现如何?
- 【世界速看料】中电联:前4月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2%
-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四川样本:村集体经济收益5年增78倍,“空...
-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21日举行“校园开放日”_全球播报
- 快消息!WPS AI二次上新!可一键生成PPT演示文稿
- 每日速看!“星星花市”点亮心智障碍青少年融入社会的路
- 最新:应用程序无法正常启动0xc000005怎么办_应用程序无法正...
- 【全球播资讯】“人设塌方”?郭晶晶开始带货,豪门媳妇也有...
- 热推荐:联合国发布最新经济预测 中国经济增长率上调为5.3%
- 若不搬走“4座大山”,中国出生人口数量,或在2055年被美国超越
- 24座万亿之城人口变局:17市常住人口正增长,长沙增18万人领...
- 央行、国家统计局都发声,认为中国不会出现通缩问题|今日快看
- 联合国发布最新经济预测 中国经济增长率上调为5.3%
- 世界快看点丨抖音电商第三届生态大会:百亿现金扶持商家做好...
- 2022年十大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长沙居首,中西部占8席 全球即时
- 大城市人口膨胀结束?专家提醒未来城规应重点考虑这些因素
- 看点:当前没有出现通缩,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基础,央行报...
- 国家统计局:4月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8.0%_全球热点评
- 如何通过加息降通胀?奠定该问题理论基石的经济学“大神”去世
- 腾讯云宣布多款核心产品降价,最高降幅达40%|焦点快播
- 今日三大主要货币走势分析:澳元兑美元、美元兑加元、美元兑...
- 央妈发话:“没有出现通缩”!|檀几条|要闻
- 财信研究评1-4月宏观数据:低基数支撑回升,内生动力还不强 ...
-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总需求是当前经济的关键所在-环球观焦点
- 世界播报:支出法GDP:政府最终消费,40年间上升10个百分点
- 每日速讯:【世界说】美媒:枪支暴力是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但...
- 华为光领域创新产品齐亮相武汉光博会,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 头条焦点:珠海,“引力”何在?
- 海闻牵头捐资设立“海闻奖学基金” 众校友共同助力基础学科...
- 让城市更安全,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2023年深圳“应急第一...
- 世界快资讯丨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 宜昌出台硬核措施提振消费,年内投放1.1亿元专项资金
- 让“带娃”不再难 未来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将提高到4.5个